山西青年

本刊专稿

  • 研究生对导师的敬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张潮;张恺敏;徐前;刘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本研究分析了研究生对导师的敬畏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控制型导师风格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25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导师的敬畏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绍了研究生对导师的敬畏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控制型导师风格正向调节敬畏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生对导师的敬畏对个体学习投入有积极影响,导师应适度控制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

    2024年01期 No.66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 新发展理念下高校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曾华;

    广西财经学院在新的发展阶段,亟需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校园安全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随着高校安全管理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探索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解决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本文尝试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从理顺组织框架、队伍建设、互联互通共享信息方面入手,讨论如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实现高校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期 No.66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基于OBE理念的统计学课程“三三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以南宁理工学院为例

    彭晓琼;唐莉琼;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OBE理念的统计学课程改革,采用“三三交互式”教学模式,从学生视角设定三目标,以学生能力水平将其三分类并使教学过程三段化,融合线上线下交互式数智化方式开展教学,并加强多方位系统化全过程考核,达到统计理论与统计调研实践应用知行合一的目标。

    2024年01期 No.66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青年教育研究

  • 互联网时代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创新路径

    杨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放教育成为成人提升学历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现有的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学员个性化需求,课程资源迭代更新较慢,平台技术资源建设不完善,缺乏交互性情感支持等。就此,本文对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运用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进行探析,期望建设一个更加完善、自主、有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

    2024年01期 No.66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高职院校转专业“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郑湘辉;张雪冰;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时起,各大高校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和专业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在扩大。各高校为吸引更多的生源能够报考本校,除了学校保持原有的专业外,更多是瞄准目前就业市场需求火爆的一些热门的专业进行申报。但在扩大招生专业和规模的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逐渐凸显,那就是新生入学时的专业调整问题。本文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转专业带来的问题。针对产生的这些问题,提出通过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转专业“热”的问题。

    2024年01期 No.66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探究式案例教学的价值逻辑、阻抗因素和可为策略

    张译;刘春燕;

    探究式案例教学是通过设置教学情景、设置“问题链”的形式开展教学内容,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阻抗因素,如教学目标设置较少切合学生认知规律、案例选用较少契合学生发展实际、传统教学评价主观性与片面性,忽视学生价值观塑造。因此,因时而化,制定精准教学目标;因时而进,构建“问题链”提升案例内容适切性;因势而新,采用增值性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伦理学”课程改革的应然之举。

    2024年01期 No.66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教育研究

    吴维;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OBE理念作为一种结果驱动型教育理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聚焦职业目标、扩大选择范围并提升职业素养。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存在着目标模糊、方式单一和内容陈旧等问题。为解决此类困境,高校应从OBE理念中汲取养分,分阶段设计课程目标、反向设计课程配套机制,并结合现实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不断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教育提效增质。

    2024年01期 No.66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三教”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卢遵伟;

    在线课程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存在诸如课程内容资源不紧密,呈现碎片化特征,课程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等问题。在“三教”改革的视角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可在课程团队建设、新型教材开发及教学方法应用三个方面着手展开,以点带面,各个击破,推动高职院校在线课程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2024年01期 No.66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刘斯璐;李璐;徐瑞;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要求,而师范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师范生今后的专业化发展。师范生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具备高信息技术素养的师范生是早日实现我国网络强国战略要求的需要。本文立足于现在师范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和对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助力师范生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2024年01期 No.66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职业院校参与职业启蒙教育研究——以物联网专业为例

    刘慧娟;朱旭东;顾建芳;

    物联网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起点即职业启蒙教育抓起。本文面对目前职业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物联网职业启蒙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实际,从构建多元联动的启蒙教育团队、建设动静结合的启蒙教育资源、开发贴近生活的物联网体验课程、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模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促使学生产生职业情感、促进学生职业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提高物联网职业启蒙教育效果。

    2024年01期 No.66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李彩婷;曹灵博;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以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慢就业”现象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总结了可能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原因,以“三全育人”理念为依据,对解决“慢就业”现象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2024年01期 No.66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段华;

    随着会计学专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探索及一系列的发展进程,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面临多个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问题,如果线上资源过多,也容易带来更多的学习负荷,学生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实现学校培养自主性学习人才的目标。

    2024年01期 No.66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现代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探究——以郭秉文为例

    何晓越;张怡;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他借鉴了西方大学的办学经验,创立了独特的大学模式,其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需求,也为今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关于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创立,对于民国时期的北大,尤其是蔡元培主政后的北大,以及郭秉文领导的东南大学的开创,学界多有笔墨,却鲜有人提及。探究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的起源,对他“寓师范于大学”“三育并举”“四个均衡”等高等教育先进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借鉴的经验,让更多的学者对郭秉文的高等教育理念给予更多的关注。

    2024年01期 No.66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燕;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存在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课程教学缺乏体验性、创业师资匮乏且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业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开展的实效性。因此,探讨优化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对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No.66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教育运作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郑小敏;

    为提高新生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讨论了新生教育的思路与原则,从先期步骤、中后期运作等构建新生教育模式,并结合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2024年01期 No.66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教改新论

  • 文化自信视域下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王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推进设计教育的深化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创新文字与版式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实现文字与版式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24年01期 No.66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三化一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徐颖异;于新建;

    在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下,针对传统家具设计课程存在的课程体系老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欠缺、思政元素薄弱等问题,本文从“项目化、信息化、思政化、课赛(证)融合”的角度,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深化立德树人,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方向

    夏雪;

    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内部各项工作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以满足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需要。本文主要从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未来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方向。

    2024年01期 No.66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高职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结合的思考

    魏玉桂;

    社会心理学是高职院校公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文章以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融合的前提下,从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阐述了社会心理学在发挥活动课程优势、融入本土化研究、发掘多样化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实践活动。

    2024年01期 No.66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邱冬冬;

    摄影测量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运用“三教”改革理念,指导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三教”改革背景下摄影测量课程的改革与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三教”理念在摄影测量课程中的推广应用,为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参考思路,也有利于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理论依据。

    2024年01期 No.66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刘晔;

    公共选修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笔者所在院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点、建设目的、建设思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4年01期 No.66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环境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岳慧峰;库婷婷;朱娜;桑楠;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代谢途径等。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新污染物的健康损伤效应,有必要对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本文阐述了针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的多方位改进措施,包括建立师生直接沟通渠道、加强课程思政化建设、与最新科技前沿融合和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等。本教学改革尝试为面向新污染物治理和健康评价,以及大范围突发事件引起的非正常教学情境下的生物化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高职铁路隧道构造与施工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房海勃;白广明;王敏;

    随着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考试改革成为评价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高职铁路隧道构造与施工课程考试改革为例,论述考试改革的背景及现状,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考核模式并用于实践,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二元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以知夯基、以技强能、以德育人的全过程的考核理念。

    2024年01期 No.66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 产教融合、工匠工坊模式下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马静;

    微信小程序开发课程改革以“产教融合、精准育人”为核心,“校企共育”为契机,工匠工坊为载体,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采用校企双主体混合教学模式,公司一线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实施工学交替、课程学习与项目的开发同步、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等改革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4年01期 No.66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基于FT理念下的项目任务制的人才培养

    梁海;徐喜辉;

    房屋建筑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及内容繁杂的特性。继续沿用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立足应用型高等教育门课教学目标,基于“四真三化”的理论基础,以学生的知识接受、技能掌握能力、效果评价为出发点,从门课的最小单位——课点及其三要素入手,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探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2024年01期 No.66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民办高校土建类公共课程基于虚拟仿真的教学改革研究

    李超;胡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虚拟仿真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教学现状分析提出土建类公共课程基于虚拟仿真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革的具体思路。从施工技术类、建筑构造类和识图类课程入手,阐述了改革实施的基本情况,总结归纳了改革的实施要点,并分析了改革实施的成效,为相关同类课程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产教融合与“双创”课程改革研究

    余嘉斌;徐美华;俞仁琰;刘娴琳;罗来满;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制度,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双创”课程改革,旨在探索建立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产业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动能,必须走产教融合道路。人才强国需要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双创”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课题将开展产教融合与“双创”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新一轮的产教融合,应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将产业的人才需求变成学校的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双创”课程改革可以使产教融合形成新的平台,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升级需要的“双创型”人才,以论文形式呈现相关研究过程。

    2024年01期 No.66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鲁凯莉;王先峰;屈亚茹;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融合了原有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实现了“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对城乡规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职城乡规划专业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对高职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探讨了高职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路径,提出了加强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水平、拓展实践平台等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职城乡规划专业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专业与课程建设

  •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角度的高职实训课程创新策略思考

    魏东;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及学生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是实训课程创新的价值基点与逻辑起点。高职院校需明确目前实训课程实施问题,并从职业核心能力角度思考与确认创新的具体意向。以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导向,制定实训课程创新的具体策略,主要内容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高职生职业生涯发展前景与类型、从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与优化实训课程、做足做实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出口准备、根据就业形势开发综合性实训课程。

    2024年01期 No.66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王辉;

    古语:文以载道,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语文不但要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更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与中小学语文课程实践为参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角度和学科归属问题方面,分析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和功能特性。从而强调大学语文在高校及学科开设中的重要性。

    2024年01期 No.66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过程性多元化增值评价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夏益;黄芬;

    全过程性、多元化增值评价,是教育评价的趋势,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为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索、全面个性化发展,本文针对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全过程多元化的增值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公平准确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全面发展。

    2024年01期 No.66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 基于新农科背景的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毛欢欢;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提出的知识体系改造诉求,水产养殖专业必须在顺应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进行积极探索、创新、优化和实践,充分发挥课程体系优化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分析传统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在优化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诸如加强学生专业思政教育、整合课程,优化设置、充实课程内容、建设课程资源等。总结了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的积极意义,以期为水产养殖业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行业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

    2024年01期 No.662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新型教材建设研究——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为例

    张伟;李俊华;郝永池;

    新型教材建设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成效,也是职业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企业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的建设,成为提升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指出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建设原则及路径,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为今后职业院校其他专业开发及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提供经验指导及借鉴。

    2024年01期 No.66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基于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SPOC线上课程建设

    杨占金;匡代洪;谢瑜;杨佳东;杨方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大学物理课程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SPOC线上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打造混合式一体化课堂,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工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SPOC模式的探索,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2024年01期 No.66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刘爱丽;

    翻转课堂借助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把传统教学中的传授知识与内化知识两个阶段进行颠倒,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协作式的且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传统教学模式得到革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了应用型高级人才[1]。本文以旅游管理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结合目前北部湾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前、课中的教学环节进行翻转,探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出该课程的教学流程,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 以文育人: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李婷;

    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优势是其存在的逻辑起点。要想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势必要求成功、有效、有良性互动的语文教学给予一定的支撑。O-AMAS有效教学模型符合打造成功、有效、有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的现实要求,旨在借助互动式的课堂活动完成课堂中的有效“教”与“学”。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将O-AMAS有效教学模型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对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01期 No.66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OBE教育理念+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探讨

    温雪俊;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依据OBE教育理念,本文提出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方法。将OBE教育理念与建模思想相融合,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结构,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2024年01期 No.662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周龙海;杨海涛;李泽赟;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为社会输送了多样化的专业人才。但由于高职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专业的学习还存在着短板,并且教学内容缺乏职业素养,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要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势与政策作为重要的专业教育课程,能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展开探索,并提出一些可参考性的策略。

    2024年01期 No.662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青年人才培养

  •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

    王秋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责任分散效应分析,当前“三全育人”仍面对孤立、分散、封闭、割裂等问题。要想推动“三全育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校内的各育人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在管理过程中科学定位各育人岗位工作职责,并且完善行政管理人员在育人工作中的考核激励机制,真正在高校内建立“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实现全员参与育人工作。

    2024年01期 No.66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王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板块。在大学生专业教育过程中,合理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本文选择以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于他们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价值进行分析,思考当前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并且思考对应的改善方案,使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2024年01期 No.66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王静;吴启红;黄漪婧;

    现代产业学院教学工作要以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引导更多方主体参与到学校的共建共享共管中,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探索多种多样办学新模式,采取协同育人的新教育理念。新工科是由多种专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着重体现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需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突破口,分析目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站在顶层设计展开教学工作,优化完善教育设施,建立健全工科教育服务体系,使工科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优化改进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2024年01期 No.662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职理工类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研究——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滕飞;

    随着时代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1]。本文通过分析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以及国内外就业能力评价的现状,结合对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实际调研结果,统计量化分析毕业生各项素质和能力关系。基于此,对从哪些方面培养高职理工类毕业生、如何构建科学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高职理工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2024年01期 No.662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现状及策略

    李明豪;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翻译人员的关键素质之一。因此,本文将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4年01期 No.66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1+X”证书制度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

    杨志红;海争平;龚耀武;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探索“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培养融合的现实依据、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流程、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融合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以技能培养学生为主,有利于推进校企双方育人的精准对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共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01期 No.66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基于就业导向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机制探索

    宋玲;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介绍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对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建立完善的职业素质培养机制,健全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确保高职学生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

    2024年01期 No.662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的美育育人体系和实践研究

    倪林依;

    美育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显著价值的教育工作。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将其与音乐、美术、文学、建筑等各领域紧密结合,为美育独立建库、形成系统、拓展实践,奠定重要基础。国外美学教学研究起步较早,同时也较为深入。涉及教学法的美学意义、教学内容的审美改造、审美教育的教学理论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备的研究体系。其实,中国美育也源远流长。蔡元培将席勒的美育理念融合到中国美育中,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旨在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教育方法,培养人们的情感素养,提升审美视野与人文素质。“五四运动”前,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育”,将美育作为文化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美育体系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深化,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01期 No.66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李想;

    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首先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涉及的不同维度以及组成要素。其次介绍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总结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遇到的困境。最后则针对现存困境,提出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制、加大学校教育力度、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评估的建议。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期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行业与企业需要的人才。

    2024年01期 No.662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引导策略

    冯至;

    当前,“慢就业”现象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困境与难题。引发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以及学生个人方面。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表征、“慢就业”现象的弊端与消极作用,指出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围绕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破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瓶颈的有效引导策略,以期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更高质量的就业,助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

    2024年01期 No.66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基于校企合作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丁昌昆;

    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长期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订单班人才培养只有明确校企双方的权责,才能发挥订单班人才培养的优势,才能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课程建设水平提升,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稳定优质技能人才,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展现。

    2024年01期 No.66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宿迁学院为例

    陈学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生产要素,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是培养有潜在能力、有知识才能、有坚强意志、有创造能力人才的重要平台。加强科技与教育的互动协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可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以宿迁学院为例,从“教”与“学”两个层面分析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及原因,从教师、学生层面剖析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的表现,结合地方高校宿迁学院的发展特点,提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2024年01期 No.66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基于AHP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评

    程文飞;郭飞;王旭博;

    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并将其详细分为12个二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分析比较,建立矩阵,计算权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构建基于AHP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评模型。为高校就业部门建立就业能力测评标准,也为高校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指明方向,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2024年01期 No.662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

    田轶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已成为关键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三种有效的培养策略,包括提高对开设跨学科课程的重视度、以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双创”能力和组建专业的“双创”教师队伍。本文着重探讨了每种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可行性以及对于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24年01期 No.66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师资队伍建设

  • 高校工作转变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行方;

    现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总结以往的优秀管理经验,持续推进优化工作模式,相较过往,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辅导员的工作也由此变得更加精细化、全面化和专业化,深入促进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低是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实落地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及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提出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议,为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24年01期 No.662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苌霖韵;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的重要方面。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储备与用人需求之间矛盾凸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瓶颈。本文对已有研究的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并提出相应的教育优化策略。

    2024年01期 No.66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高职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

    张弘扬;

    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是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高职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认知;通过学校的政策引领,把创新创业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把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融入教研和科研工作,减轻教师负担;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使专业教师完成从学术专家向技术能手的转变,从传统保守向开放创新的转变,进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2024年01期 No.662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团队提质培优建设的实践路径

    宋雪霜;丁馨;

    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提质培优的背景下,各校都在加紧谋划,制定提升本校专业教学团队的中远期方案。针对目前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典型问题,提出英语教师团队提质培优的实践路径,包括明确团队整体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制定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方案、确定团队分工(团队负责人的示范引领、专兼职教师的分工合作、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强化物质和技术资源支持、完善奖惩机制等。

    2024年01期 No.66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教育管理

  • 高校实验教学秘书管理工作探析

    王继伟;

    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实验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一般是由教学科研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从事。文章阐述了实验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并结合自身从事实验教学秘书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验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和应具备的素质,给出了做好实验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旨在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不断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2024年01期 No.662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探究

    邱宇;黄葵;徐茹莹;

    高职院校扩招是建构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侧革新的时代要求。在高职大规模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面临着实现人才培养“量增质提”的重要议题。如何在高质量教育管理之下实现高职学生的优质就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根本性保障。本文以就业导向下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的时代之义为切入点,理性回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巨大变革下的人才需求,以理念创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一线契合协同多方资源、多元主体共建高质量职教育人体系。

    2024年01期 No.662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10S”管理方法在实验室现场管理中的规范研究

    张丽;辛成博;侯晓亮;

    现代企业通常采用“10S”的管理方法对生产车间及生产现场进行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来提升管理绩效,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而在高职院校中,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的“10S”管理方法,来提升实验室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模拟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让广大高职学生实验教学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设备操作习惯,在情景课堂中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

    2024年01期 No.662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全人教育理念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高伟;

    全人教育理念强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更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随着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提升的同时,能够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出发,对高校在校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以厘清工作路径、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全人教育这一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落在实处,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期 No.662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困境与突破探寻

    张璇;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学生干部培养模式面临困境,存在学生干部“把关人”角色认知不足、缺乏舆情应对能力、媒介素养存在薄弱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主动转变观念,结合全媒体融合趋势,从落实思想引领、发挥组织优势、调动个体主动性三个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干部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

    2024年01期 No.662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青年心理研究

  • 焦点解决模式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路径探索

    赵竞;王瑾;王晓东;李晓彧;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学生特点的巨大变化,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工作方法亟待创新。焦点解决模式基调正向、指向未来、聚焦问题解决、短程高效,将其融入谈心谈话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焦点解决模式的谈心谈话工作流程可分为五步,即正向开场、问题简述、目标建立、进步方案、反馈评估。

    2024年01期 No.662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 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机制研究

    张佩;张馨;

    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和心理访谈,主要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早采取科学干预措施,能够在早期阶段有效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具有缓解压力,减轻心理问题的作用。

    2024年01期 No.662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高职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

    赵梦丹;张玉婷;文小容;

    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学生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成为日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胜任力。但目前高职教师胜任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章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对高职教师胜任力提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4年01期 No.662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山西青年》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正>《山西青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共青团山西省委主管,山西青少年报刊社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6-00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4-1003/C。主要刊发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赐稿。本刊主要栏目有本刊专稿、青年教育研究、教改新论、专业与课程建设、青年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青年心理研究等。

    2024年01期 No.662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