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

青年争鸣

  • 专业学位项目制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卢叶;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理念、新格局要求,如何完善高等教育分类评价,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尤其是在分类发展的要求下,专业学位推行产教融合,实行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后,如何夯实校企深度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项目制评价体系;如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并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仍是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浙江大学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聚焦专业学位项目制评价体系,提出设立绩效考核指标等有益做法,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和思考,为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项目制评价体系,探索以深度产教融合发展推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提供思路和支撑。

    2025年09期 No.69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阻碍与途径

    刘贝;其米;公惟莹;

    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教育管理、顺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辅导员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科研成果较少、科研能力分化、科研方向分散、科研动力缺乏等问题,都困扰着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也存在先天条件不足、后天努力不够,团队作用不佳、学术氛围不浓,保障机制不全、考核评价缺失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不同主体出发,提出主动担当作为、弥补先天缺陷,建强科研团队、涵养科研氛围,健全保障机制、优化考核评价的途径,以期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推动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025年09期 No.69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青年教育研究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实践课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张艳娟;李泉豫;

    随着数字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英语实践课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实践课中的创新应用策略,旨在通过创新网络课程设计多元化、创研微视频教学、创建数字网络公众账号、创构一体化网络教学、创新实践成果形式多样化、创建“电子档案”+“诊断评价”的立体考核模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2025年09期 No.69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融合SPOC与翻转课堂的非线性编辑教学创新研究

    张丽花;党宁;

    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技术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SPOC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便利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而翻转课堂在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实践操作,以及后续反馈等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本文旨在探索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非线性编辑教学模式,为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促进非线性编辑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

    2025年09期 No.69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职业教育赋能企业绿色发展路径探究

    杨亮;张晔;郝雪琴;党焕焕;

    随着新理念、新技术涌入市场,企业发展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绿色转型理念下,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产业链。在转型关键期,亟需一大批绿色技能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基于此,本文以产教融合为背景,围绕绿色发展,探究职业教育赋能企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价值所在。研究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举措之一,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年09期 No.69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面向海外高校开放课程的优化策略研究

    吕桐桐;李东红;李波;

    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新形势下教育强国战略的核心,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倡议,深入拓展开放办学,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加强与各国高校的交流、合作与互鉴,通过对外持续输送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以此吸引更多海外青年选课修读,促进中国教育国际认同。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聚焦面向海外高校开放课程的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开放课程项目案例,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师资培训的加强、合作交流平台的建立等。

    2025年09期 No.69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基于产业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路径研究

    刘静;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一批数字化专业技术岗位,社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产业数字化人才和数字产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应承担的时代责任。本文围绕产业调研、专业数字化转型等,研究了数字化人才需求背景下专业群建设路径,以促进专业群数字化人才培养。

    2025年09期 No.69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实景化”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实践

    李敏;马琳;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实景化”教学在金融学教学实践的相关问题,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实景化”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提出构建“实景化”教学环境和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实景化”教学队伍和先进教学技术,创新“实景化”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实践路径,为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实景化”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成功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发展测度与机制创新研究

    胡敏;

    在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产生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关系,厘清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运用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协调优化路径,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耦合发展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对于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高效集聚,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2025年09期 No.69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 创新创业基因融入专业教育的三重境界——基于“学”的视角

    封莎;黄钦;

    基于“学”的视角,创新创业基因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认知世界转向参与世界的过程。经历回归问题的“明志”阶段、分析问题的“慎思”阶段、解决问题的“笃行”阶段,学生从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应用者,通过以创业思维引导知识创新,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以党史教育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常海涛;

    本文探讨了以党史教育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阐述了党史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价值引领,职业教育为党史教育提供实践载体,包括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在党史教育视角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如融合度不足、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高、实践教学缺乏深度、学生认知和参与度不高等。提出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推动党史教育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

    2025年09期 No.69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王春梅;李苹;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评价理念,发挥大数据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监测作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持续改进等系统化,构建符合时代特性、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9期 No.69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双师四通”教学模式的建构

    黄姝静;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与职业教育正逐步达成深度融合。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的授课教师,基于目前“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发现“课”与“岗”对接性不强、“课”与“证”融合度不够、“课”与“赛”靠近的拓展区不足。鉴此,构建了师心、师能双向引领,“岗证赛课”四维融通的教学模式。以“岗”为基,引“岗”入“课”;以“证”为标,融“证”进“课”;以“赛”为导,用“赛”领“课”。

    2025年09期 No.69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多目标教学模式研究

    谷芳;黄雨;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本文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概述了多目标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条件,随后详细阐述多目标教学方案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要求。

    2025年09期 No.69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机制创新研究

    周慧丽;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虚拟教研室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教师之间的协同教研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的互动平台。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智能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协同教研机制创新,以解决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研方式中存在的资源分散、协作不足和教研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本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群的特点,对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机制进行创新设计,鼓励搭建跨区域协作、实时互动,以及智能支持的教学创新虚拟教研平台,并通过建立协同教研的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研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青年教育管理

  •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以Z学院为例

    王倩;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求学、生活与个性化发展的主阵地,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场域。目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各高校在推进过程中,社区育人理念、部门协同、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信息技术等仍有待提高与加强。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困境,探索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育人实效。

    2025年09期 No.69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路径探究

    赖林琳;陈伟霞;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针对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职院校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育人路径,助推“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2025年09期 No.69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与实践

    侯小兵;

    本文概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概念的兴起与发展历程,探讨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新路径,展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职能部门工作机制、派遣专业教师入驻社区等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与教育融合水平。

    2025年09期 No.69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模式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郭建忠;刘兴华;李琳;李蓉;陈林;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区办学已成为许多高校扩展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多校区办学也带来了学生管理的挑战,如何实现不同校区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一致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成为高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探讨高校多校区办学中学生管理模式的融合策略,总结当前多校区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才成长。

    2025年09期 No.69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人本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路径探究

    于淼;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已难以满足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质需要,需积极引入人本教育理念,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通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提供综合优质服务,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文章从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及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从关注学生真正需求、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营造人文环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详尽探讨了人本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施路径。

    2025年09期 No.69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人才孵化器

  •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车怀远;

    新工科是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土建类专业亟须进行深刻变革,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分析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剖析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实践教学、学科融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改革建议,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析

    解晓曦;

    高职生物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两方面,分析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准则,旨在夯实此次研究理论根基;其次结合教学经验从基础、实践两方面,提出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路径。

    2025年09期 No.69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双创”驱动下的传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薛若怡;

    传媒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创新与创业能力正在成为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质。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创”背景下,传媒专业的教育不仅需要教授传统的传播学知识,还需要结合产业需求,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的传媒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师资结构上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鉴此,本文围绕如何在传媒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构建“双创”体系,力求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实现传媒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高职艺术类专业新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刘燕;宋厚飞;顾建芳;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创意和知识的价值,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艺术教育在培养新质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艺术教育与新兴技术融合,培养具有审美观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质人才。文章首先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背景、内涵与主要特征入手,其次分析了培养艺术类新质人才的必要性与挑战性,最后提出数智技术赋能高职院校艺术类新质人才培养的两个路径,包括打造专业能力强、信息素养优的“双师”队伍和创新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学模式。

    2025年09期 No.69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新质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教师数智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丁冬雪;吉玥;

    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导要素,新质人才的培养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厘清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人才战略与实践价值所必须回应的问题。作为培养新质人才的中坚力量与主要阵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如何把握新质人才的理论内涵与核心特质,跳脱高校教师数智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抓住时代机遇,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与实践路径,助力实现数智赋能高校教师现代化转型的目标,为新质人才培养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成为题中主旨。

    2025年09期 No.69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数字贸易背景下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陈琳;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在民办高校国贸专业教育中,培养既具备扎实学识又能适应数字化贸易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数字贸易人才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三个方面的需求,分析目前民办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培养方案不全面、课程设置不深入、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构建“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2025年09期 No.69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文旅产业发展背景下广东省高职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葛亦鸣;

    随着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广东省高职外语专业需要培养既能够使用外语、又掌握旅游专业知识、还能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沟通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化旅游人才。本文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广东特色文化、数字技术及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广东省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2025年09期 No.69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四链融合”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模型构建研究

    何文倩;

    在“四链融合”背景下,本文深入探究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模型构建。文章首先阐述了“四链融合”的内涵与重要性,指出其对于职业院校与产业精准对接、深度合作,以及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开放共享的意义。其次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的必要性,包括适应产业快速变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职业院校竞争力。最后,从深化“四链”融合理念、构建多元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组建跨领域团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动态调整模型的具体构建策略,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精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增强职业院校的竞争力。

    2025年09期 No.69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心理研究

  •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消极学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原君;李淼;李玉玫;

    大学生消极学业心理问题不但会影响学习成绩与未来发展,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侧重学生积极乐观品质与体验,促使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自尊自信自强、自我悦纳与增强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健康发展,以改善消极学业心理状态。对此,高校需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通过制定明确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元化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性解决大学生消极学业心理问题,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学习成绩显著提升。

    2025年09期 No.69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积极心理学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陈蕾;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与积极特质的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竞争和个人成长等多重挑战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在理论、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将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乐观向上、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

    2025年09期 No.69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基于积极心理学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与干预机制构建

    段芬芬;

    社会发展的复杂化与动态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高校、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密切关联。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着手,及时发现并干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发现与干预的现实意义,提出切实可行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现途径,搭建了行之有效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2025年09期 No.69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利用ChatGPT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研究

    孙安吉;成文文;

    ChatGPT通过分析大数据习得了人类语境和人类语言,拥有了自动问答系统和自动对话系统,可以协助人类完成一定的语言处理任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可以利用ChatGPT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学生利用ChatGPT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时,可以享受ChatGPT带来的便捷性、全面性、隐私性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ChatGPT不能敏锐捕捉学生隐藏的问题,且目前不具备数据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理性地看待和使用ChatGPT。

    2025年09期 No.69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学人微思维

  • 产教融合视野下建筑装饰专业草图大师课程改革研究

    吕佳丽;

    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建筑装饰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草图大师课程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课程中仍存在校企合作不深入、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引入企业资源、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培训和重构评价体系等策略,以实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5年09期 No.69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产教融合+数智赋能”模式下财务分析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研究

    刘昕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如资源丰富、互动性强、效率高等,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趋势。财务分析课程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及资产评估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复杂且实践性强,对教学方法的要求较高。本文将以财务分析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及数字化教学在该领域的应用经验,全面融合数字化学习资源、创新数字化学习模式,并强化数字化学习实践的应用,旨在高效培育教育者的数字化教育意识与能力,为教育领域向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发展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新方向。

    2025年09期 No.69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课程育人视域下探究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赵贵文;陈京美;

    本文依托课堂主阵地,详细剖析了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路径。课程以拟人化形式重构教学项目,加深学生对物流系统的理解。设计了“混合式教学+专创融合+全过程育人”课程改革路径,培养学生解决真问题的真能力;融入“三坊”教学策略,有序推动教学项目的实施。课程以企业真实问题切入,锻炼学生真能力,产出科创资源反哺企业,从产教融合到科教融汇,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双向赋能。

    2025年09期 No.69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基于“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的航空电子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杨莹;刘畅;赵越;吴勇;顾振华;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机遇,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需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技能,而将“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结合的课程成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人才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现状,从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改革、提高职教质量、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探讨“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的航空电子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从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竞赛与项目的设立、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的航空电子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内容;从课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个性化激励与分层次考核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学习进阶+项目驱动”的航空电子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设计。“学习进阶”与“项目驱动”的结合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以项目驱动为核心,载体电路为切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课程融入民航精神,民航素养贯穿始终,实现德技并修育人;课程实施有效闭环,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授课质量有保障,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思路。

    2025年09期 No.69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小组工作课程改革与实践

    吴蓓蓓;傅仕炜;

    本文旨在探讨小组工作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应用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基于转化学习理论,构建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并根据评价结果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本研究有效促进了小组工作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创新能力,师生实现良好互动,共同助推学科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基于“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王中良;张伟;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校需围绕“专业+科技”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模式。依托学校特色专业,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的“双创”服务中心,赋能学生在学习、研究、实践和认知中全面发展。以科技赋能为着力点,开展多样化的“双创”研学活动,构建全新的“双创”教育改革生态。文章结合“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理念,针对“双创”教育改革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及实践策略。

    2025年09期 No.69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海洋油气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王懿;杨进;张仁德;

    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难题的能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近年来在南戴河建立了海洋环境科学实验基地。本研究依托南戴河海洋环境科学实验基地,通过一系列针对实际海洋油气工程结构物强度的综合实验建设,旨在培养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文介绍了海洋钻井隔水管疲劳实验、海洋桩基土力学实验、海洋立管稳定性实验、海洋平台运动实验及海洋浮冰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并探讨了这些实验在提升学生工程素养中的积极作用。

    2025年09期 No.694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课改实践中的探索——以室内CAD工程制图课程为例

    苏丹丹;赵琦;

    随着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完成真实的项目任务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技能提升。本文具体阐述了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对设计专业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以及开展项目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室内CAD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为高职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2025年09期 No.69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聂勇军;

    在现在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教学创新尤为关键,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是其中的一种尝试。本文旨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企业专家的资源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科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025年09期 No.69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化工仪表自动化课程改革探析

    郝励;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是基于高职教育特点与现代教学规律,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优势,有机结合教师、学生、课程等,以实现多维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化工仪表自动化作为化工类专业综合性课程,涉及多层面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化工生产自动化与控制相关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工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以及控制系统设计、调试、故障排除等实践能力。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与化工仪表自动化课程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据此本文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化工仪表自动化课程改革进行了详细分析。

    2025年09期 No.69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数智时代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曾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教育也需要适应数智时代的需求进行变革,因此,将数智时代的技术和工具融入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数智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适应数智时代发展的需求。

    2025年09期 No.694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 新文科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李洁梅;

    新文科建设要求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足、实践效果不佳、财经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不深、考核与评价单一等问题。探索教赛一体化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重在引领+重在自主+重在能力”的“三重点”教学模式;课程与“财经素养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多学科融合”的“四融合”教学方式,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5年09期 No.694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黄西;

    当前,高职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历史课程目标与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之间在结构上不匹配,教学资源开发未能紧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等。基于此,文章提出改革措施,进一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体系,以史料分析和历史思辨能力为核心,设置基于真实职场的历史问题探究任务,建立多元考核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创新成果评价相结合,开发数字化历史教学资源平台,整合虚拟仿真技术,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教学团队。通过实施这些改革措施,让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与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紧密契合,为高职人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三全育人”背景下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创新高职英语课堂的有效路径

    贺静怡;

    SPOC混合式教学作为新型教育模式,旨在借助线上+线下的活动设计,实现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其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通过丰富的在线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索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英语课堂创新路径,对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No.694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赛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岳子煊;杨琼;魏坤朋;

    在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明确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深度契合。而“赛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创新路径应运而生,将技能竞赛嵌入教学过程,推动“教、学、练”一体化改革,促进课程与实践协同发展,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将探索“赛教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旨在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高效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可行方案。

    2025年09期 No.694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师资队伍建设

  •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科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温清芳;张妙珠;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学科队伍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贯穿学科队伍建设全过程:学科队伍建设初期应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定位、资源和发展愿景,明确学科队伍建设目标;在学科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培训、构建合理薪酬体系,积极营造良好团队文化;学科队伍建设后期应强化绩效反馈与评价,借助科学指标评估反馈,不断推动学科队伍优化升级。

    2025年09期 No.694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教师对外文化传播与翻译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王芳芳;

    本文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翻译和对外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应该从文化自信、对外文化传播意识、翻译教学能力、数智素养、校企合作机制、激励考评措施等方面综合培养教师,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及信息化技术变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智素养高的创新型专业化英语教师队伍,为高校培养跨文化翻译人才和中国故事传播者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2025年09期 No.69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能与可为——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例

    马兰;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例,从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入手,深入探讨数字化赋能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可能与可为,阐述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促进教师管理的智慧化、高效化,并强调数字技术在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9期 No.69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缘由、困境与出路

    张花;

    智慧职教背景下,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其数字化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字素养的养成。文章分析了提升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缘由、当前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举措,推动高职教师从观念到技能全方位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实现高职教师数字素养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而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2025年09期 No.69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青年学术园地

  • 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光电专业大学化学课程设计

    林楠茜;涂启胜;马碧芳;

    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授课模式单一,授课内容实用性不强,与各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学科融合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在多学科融合背景下,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设计创新课程体系、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及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评价机制、加强师生互动、增加开放性设计实验等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跨学科思维能力。

    2025年09期 No.694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

    温俊霞;覃创兆;曾茂燕;李成;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离线编程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改变工业机器人的开发方式。离线编程允许工程师在不干扰生产线运行的情况下,预先设定机器人的操作程序。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工业生产的灵活性,还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此,设计有效的教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在此领域的专业能力,已成为教育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深入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探索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设计的多元策略,旨在为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教学提供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有益思考。

    2025年09期 No.694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新材料”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项目式教学探讨——以太原工业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为例

    赵彦亮;刘菲;谭俊华;彭军辉;

    本文以太原工业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为例,探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新材料”背景下的项目式教学改革路径,提出以项目式教学为核心的多层次、多课程联动教学模式。通过系统梳理课程内容“拓扑结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设计内容丰富、类型不一的各类型教学项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材料类新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推动“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 产出导向法在五年制高职英语口语中的研究——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王辰薇;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以“以用促学”和“学以致用”为原则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实际的英语使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首先,本文对产出导向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其次,就五年制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和举措。希望能够促进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师口语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年09期 No.694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专创融合”背景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探索与实践

    万琼;贾雄伟;王倩;郭利军;

    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中,根据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转变观念,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理解,建设师资队伍;通过超星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如学习资源子库、作业子库、案例子库、线上知识点视频微课、线上项目规范操作视频微课等资源;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复盘提出改进措施或者迁移到其他实际问题上并能调试出,实现其功能;以赛促教;深化过程性评价体系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2025年09期 No.694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缺位及培养路径探讨

    陶俊芳;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国际经济的融合发展,跨国文化交际增加,语言成为人类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促使教育界对于学生的英语教学、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跨文化意识为基础,探讨高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以及实际的培养方式,进而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高职美容美体艺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唐小茸;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本文总结了高职美容美体艺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分析目前该专业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思路,详细探讨了具体的工作实践路径。

    2025年09期 No.694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研究

    索小芬;

    随着就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推进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河南省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进一步高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大学生规划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出发,进行核心内容模块化教学的初步探索,以期通过课程改革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5年09期 No.694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屈振恒;

    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并对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精准定位语文学科、转变教育理念,激发主动学习兴趣以及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策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水平,将其育人功能和价值最大程度发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意大利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林丽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学习的灵活性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意大利语专业开设的基础意大利语课程为例,详细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为高职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智能+教育”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特色本科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郝凯;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变革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交通管理专业的自主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探讨了“智能+教育”模式如何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适应学习系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析智能教育平台、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机制,揭示了智能技术如何有效支持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在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中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和参与度。此外,研究还涉及智能技术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应用效果。最终研究表明,“智能+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学习动机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2025年09期 No.694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 应用型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对策

    曹会兵;刘凤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之下,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了财经素养教育,先后制定了财经素养国家战略,并成立相应的负责机构,由此推动着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的现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制定实施对策,旨在为评价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效果提供些许新的理论参考和启发,进一步推动应用型高校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No.69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智能财务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的反思

    杨竞艳;

    智能财务的快速发展,为高职会计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而在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财务数据处理速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会计知识,更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会计教学应当将智能财务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当中,进而培养出适应智能化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智能财务视域下高职会计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提升会计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9期 No.69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 《山西青年》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正>《山西青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委员会主管,山西共青团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6-00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4-1003/C。主要刊发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赐稿。本刊主要栏目有青年争鸣、青年教育研究、就业创业探索、青年教育管理、人才孵化器、心理研究、学人微思维、师资队伍建设、青年学术园地等。

    2025年09期 No.694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