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溪子;
云计算与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实现了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也随之变化。学生学习方式逐渐倾向于个性化,对于教学方式的需求也逐步多元化,而传统教学方式却早已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财会教学过程中适度融合一系列新技术元素,优势互补。据此,本文主要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为前提,对高校财会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层分析。
2023年14期 No.65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陈旋;
整合网络、广播电视等资源的融媒体,为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正确认知融媒体发展为影视艺术行业发展和相关专业人才就业拓展带来了广泛机遇的同时,本文从客观视角分析了教学方式更新缓慢、培育影视艺术专业的融媒体人才存在断层等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困境,最后从产学研结合以盘活高职融媒体影视艺术教育资源、校企合作以拓展高职融媒体影视艺术实践空间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推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改革发展的路径建议。
2023年14期 No.65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崔阳;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虚拟仿真实验实践相关课程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的一个重大实施项目。测绘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虚拟仿真技术与测绘类专业教学的结合,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以虚拟仿真技术中心的建立为基础,研究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性质、测绘类技术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等,介绍了高职测绘虚拟仿真实践项目的构建流程与原理,并论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测绘技术类学科应用研究中的案例运用。
2023年14期 No.65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穆江飞;李想;吴彩星;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如何将职业技能标准和课程体系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亟需探究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课证融通研究现状,总结传统课程体系对接“X”证书要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证融通总体性和阶段性目标,建议通过完善课程标准、调整教学模式、开发新型教材、优化师资队伍和加强实训室建设的实施路径,使得课证互嵌共融。
2023年14期 No.65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刘青;
随着国家对“农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农学类本科课程《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植物营养及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该课程内容已涵盖土壤污染、植物营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希望对农学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14期 No.65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张学斌;黄利军;谌宝菊;夏春华;
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怀化学院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为例,在OBE理念背景下,为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探讨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主要从深化校企“双主体”合作、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创新实验实训项目建设等方面入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2023年14期 No.65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徐丽;彭逸贤;杨燕玲;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中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对所在地区职业院校实施“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进行调研与分析,发现“1+X”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23年14期 No.65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李亚珍;
开放大学通常指成人高等学校,一般有公立性、私立性、普通高校联盟、跨国共建等多种类型,是面向全中国开展的开放教育,属于新型高等院校。开放大学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创建在线思政教育模式,覆盖各类学习群体,旨在建设没有边界和围墙的互联网新型大学,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也会开展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为我国成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载体,有助于中心教育的推广。本文主要围绕教育管理专业进行分析,结合开放大学教育特点,阐述了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2023年14期 No.65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韩义;
《弹箭CAD/CAM》是一门实践性较强、与兵器类专业研究对象关联性十分密切的核心课程。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课程的特点,对《弹箭CAD/CAM》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工作过程、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原有学科知识进行解构、重构和序化,结合兵器装备相关的工程项目,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人才的培养。
2023年14期 No.65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 任俊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对于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具备专业化技能的实操型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向高校提出的重点人才培养目标。在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势,全面贯彻高校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财务专业的产教融合与实训课程改革。在教学整体过程中加强线上资源与线下实训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14期 No.65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黄雨晴;
OBE是成果导向教育,它强调学生能力的习得,关注学生课程的学习成果。本课程设计按照“定义预期成果、重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环节、进行成果认证、改进教学环节”的反向路径进行设计,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对《移动商务》课程进行了改革。教学成效表明,学生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023年14期 No.65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柳婷;
高等教育引入“双一流”的动态竞争机制,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地方院校在“双一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非均衡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常态,“双一流”政策对我国高校的“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和社会关注点三个方面。而以创新为中心的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驾马车,三者互相作用,共同推进“涓滴效应”,促进高等教育统筹发展。
2023年14期 No.65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 高全胜;唐爱平;
职业教育的中心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从事特定工作所需的能力,以及向用人单位保证该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的资格认证。职业教育评价和资格认证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部分,不仅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而且能够确保学生获得所需的能力。有效评价是职业教育系统的必要元素。我国正在高职院校中展开“1+X”证书制度试点,借鉴国际教育培训评价和资格认证经验,有利于我国“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
2023年14期 No.65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张万玉;
课程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的态度与满意程度,明确课程改进方向。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对西藏大学七个学院的师范生进行实证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满意度水平总体不高,学生不同上课态度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满意度结果存在影响,提高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满意度,高校应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建设。
2023年14期 No.65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李玲玲;
人文社科素质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现状研究出发,以高职语文学科为例,从广泛开展人文社科通识教育,提升各科教师人文社科素质,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人文社科校本课程开发,开展丰富课内外实践活动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2023年14期 No.65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项勤;梁春晴;肖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一项民心和根基工程。在新形势下,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急需要运用科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搭建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一线就业工作经验,以“学生主体”“学校客体”“辅助客体”“云端载体”为“四体”关键节点,以主客体就业服务通道、家校联合促进通道、辅助客体全面支持通道为“三通道”运行路径,特别针对就业新形势提出高校毕业生“四体三通道”就业促进模式,并以学生主体为核心的竞争力提升系统、学校客体为关键的指导帮扶系统、辅助客体为基础的全面支持系统、云端载体为保障的线上服务系统和“三通道”为衔接的运行系统五个子系统进行定性分析,阐述该模式的运行机理,以验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3年14期 No.65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 阎月;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如何教”始终是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高校教师的迫切需要。应用型高等院校受到线上教学影响更明显。尤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技能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决定了其更适合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本文运用博瑞·霍姆伯格的远程教育理念,并深刻剖析了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将计算机技能课的“双线融合”从教学、实训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从多个维度和层次分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效果,进而研究出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2023年14期 No.65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严琳;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指引下,高职院校高效有序地开展着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很多专业都拥有了一定数量、比较成熟的校外实践基地。与学校高投入不相称的是选择入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习的学生数量普遍不高。本文在分析学生们不选择学校合作企业实践基地的原因之后,结合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出能刺激学生们到校企进行实习的激励模型,并以此分别调整校方的教学计划和企业针对实习学生的岗位内容与工作职责。
2023年14期 No.65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马莎莎;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指导,创建科学合理且与高校、专业发展需要明确相符的教学评价实施路径,切实给定教学评价实施建议,不仅可以充分实现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要求,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据此,本文主要对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分析。
2023年14期 No.65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汤安;
构建高校教学评估成效机制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促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与规范,为高校教育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从高校教育建设、自身改革与发展、特色教育与教学质量、评估成效四方面阐述构建高校教育评估成效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高校教学评估成效机制的具体措施,以便发挥教学评估成效机制在高校各项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023年14期 No.65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王梓灼;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素质社工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出发,提出创新社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接社会需求,实现知行合一,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优秀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2023年14期 No.65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杨军;王文杰;秦岚;王雪怡;
基于多媒体协同和多任务导向方法的运用,以提升教学成效,强化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技能锻炼、理论指导和创新发展为教学目标,结合企业调研、岗位能力要求和学校实训条件,对《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知识体系的设计和构建。8个实践模块的内容和要求重点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按照本研究提出的模块化实践知识体系开展教学,同时采用更为丰富的多媒体考核评价方法和监管方式促进教学,实践表明,模块化教学改革取得显著实效。
2023年14期 No.65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李晶;陈力欣;刘杰;李腾;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探索课程实践改革的新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采用主辅教师授课制,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项目资源,使学生真正实现真题真做,提升了实践能力。同时,丰富了学校教师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内涵,提高了师资水平,进而带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2023年14期 No.65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李丽青;
中国人的历史舞台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舞台之一。传统艺术则是经过这一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2023年14期 No.65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郭绍义;张燕;
《综合导航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航海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课程教学案例库以“理论基础+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四点四结合”为目标,建设“船舶通信技术、船舶导航技术、电子海图系统、自动避航技术、船舶综合驾驶台”等五大专题教学案例库。本文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为航海专业课程的案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有效辅助教师改善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航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023年14期 No.65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李敏;胡艳华;黄建娜;
编写新形态教材是当前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尚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开发的新形态机械制图教材,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编写团队、教材内容对接“1+X”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用任务驱动方式合理设置教材结构、使用融媒体资源使教材呈现方式“立体化”等方法解决了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
2023年14期 No.65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 宋欣钢;刘靖;丁祎;
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育人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新工科理念,文章探究机械类专业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基于“两个要点”与“三位一体”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此模式对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优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模式。
2023年14期 No.651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梁泰鑫;赵树森;安崇伟;
针对中北大学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危险系数高等诸多困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打破教学困境,实现提升学生“学习产出”效果和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目的,这对国防军工高素质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在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数字化实现,建立了“三系统”实验教学平台、“三模块”实验课程架构、“三步骤”知识认知体系,形成了该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认知与掌握更为清晰、系统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年14期 No.651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 杨行;
对于形体这类理实一体的艺术课程而言,线上轻直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老师而言也将是一种挑战。本文以蓝墨云班课轻直播为例,就如何开展形体课程线上教学并保证教学质量,并在探索期间对完善蓝墨云班课轻直播线上教学功能,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2023年14期 No.65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殷东华;梁海龙;于景华;郝利华;金巍;
为了适应以学生多方位获取知识为目标的新工科新课程教改的大背景,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为对象,通过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本课程基于工程实例和BOPPS教学模式,通过模块项目化处理,与工程建模课程相融合,采用“启发式教+自主式学”的教学方法,形成“多元化教学手段方法 +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的教学体系。
2023年14期 No.65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张静;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着重训练学生思维习惯和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在企业管理和教学实践上应用广泛。文章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例,实践分析了“行动学习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四点建议:学习机制、柔性管理、问题设计和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2023年14期 No.65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陈庚;杨海鹏;
在“1+X”证书制度提出的大背景下,针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专业、数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政策、产业、企业分析数控行业亟需相应的“1+X”证书应运而生,紧跟时代的发展,企业的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熟练掌握加工技巧,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做到课证相结合并互相融会贯通,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2023年14期 No.65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 刘秀娥;
路桥新型施工技术的全面革新,给高职路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高职路桥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路桥类“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就是“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在融通机制中,“岗”是起点,是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设置的标准,也是终点,是学生毕业后最终的归属;“课”是核心,作为融通的重点进行打造;“赛”和“证”是辅助。通过探索路桥类专业岗位、课程、竞赛、证书的逻辑关系和融合机制,建立路桥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和实施路径,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14期 No.651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陈璐;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企业和学生两个层面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得出学生和企业的诉求点,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14期 No.651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魏云暖;张文;
为满足汽车产业财务管理岗位用人需求,立足于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模式,依托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汽车学科专业优势,研究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纵向贯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职业岗位群逐层提升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2023年14期 No.651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薛高瞻;张迪;金广悦;邓晓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清自我,了解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团学活动是大学生们青睐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团学活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目标和内容上有诸多契合点,为构建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实际可能。本研究采用PDCA理论,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团学活动有效结合,优势互补,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
2023年14期 No.651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徐林;洪留荣;
新工科是对传统工科的重新定位,其内涵包括学科建设、专业改造、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其中,培养面向我国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重中之重。部分地方高校工科教育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教学方式陈旧等困境,影响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成为新工科理念落地的关键性问题。《学记》是我国儒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其教育教学思想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对《学记》中的教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新工科育人过程中,对于当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14期 No.651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李琦;
在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职业教育经验、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在高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学习历史、钻研历史、借鉴历史,吸取职业教育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职教思想,是高职教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教育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带给高职院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大职业教育机制的构建,整合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努力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023年14期 No.65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任保宽;
技能竞赛选手梯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能够使参赛选手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大幅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结合大赛经验,对梯队选手一些选拔考核衡量指标、选手梯队的组建过程及选手梯队授课管理进行简要总结及探析,为以后的技能竞赛选手梯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2023年14期 No.65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万璞佳;王燕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图书馆开展“实践导师+学生社团”创新服务育人模式,以师生协力举办具体活动为着力点,发挥图书馆独特育人作用,带动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的突破式利用。
2023年14期 No.65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徐露诗;徐华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重要。也因此高职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也会越来越严峻。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高职本科生的顺利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也应当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让本科生在学校教育期间就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例如,加深校企合作深度,让企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学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也可以参考企业的用人模式,为本科生讲授专业的关于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以浙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详细阐述现阶段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对高职本科生进行职业指导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2023年14期 No.651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王红权;
党史教育内容丰富,蕴含深刻的育人价值。党史教育引导西藏大学生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有助于维护国家利益、加强民族团结,有助于全区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西藏大学生党史教育需要兼顾科学有效性与现实可能性,关键是用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采用“以小见大”和“以大析小”相结合的方法;拓宽教育载体;回归社会实践。
2023年14期 No.65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段冬霞;
教育管理是高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凸显出来一些问题,优化与改革教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大数据进行了简述,其次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旨在为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14期 No.65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高邦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素质、品德、修养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使其顺应时代发展。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辅导员也应该改变传统学生管理工作观念,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以高效有序的学生管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培养更多新时代人才。
2023年14期 No.651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陈心远;钱荣;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培育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然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新问题时显现出不足之处,时代的发展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功能拓展。高职院校引进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2023年14期 No.65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贺禹;张轩;李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构建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而言意义重大,也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就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本文介绍了高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探究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有效对策。
2023年14期 No.651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王小莎;喻亮;王清山;
高职院校实习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人才与市场供需的匹配度,还能提升学生岗位工作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然而,受到实习管理意识不强、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协作配合不够等因素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实习整体质量偏低,无法促进学生获得更好成长和职业发展,亟需加强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研究与分析,并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管角度入手,对崭新的实习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有效构建,以为高职院校实习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2023年14期 No.651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张昆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对后勤管理工作也愈发注重,由于高校后勤管理直接关系到师生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做好该项工作才能够有效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并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与保障,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本文联系精细化管理基本概述,对高校后勤管理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尝试从增强精细化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后勤管理工作精心规划、强化工作过程管理监督、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助于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2023年14期 No.651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 李梦;郭闪;
高校图书馆推广科普阅读是新时代助力全民阅读、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实践。通过探析高校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现状,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在科普阅读推广领域具有极大优势和潜力,开展这一实践将会有力促进高校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研究系统化、理论化,进而找寻当下高校图书馆推广科普阅读的多种路径,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构建新时代科普发展格局。
2023年14期 No.651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赵娟;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水平,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优质的顶岗实习环境,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习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管理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2023年14期 No.65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