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

青年争鸣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国家教师创新团队为例

    何敏仪;康玉忠;曾文权;陈筱;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本文探讨职业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使命与新要求,分析团队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文化氛围等问题。依据新质生产力、生态系统与知识创造、共同体与人力资源等理论,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设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策略与路径,创新机制及"五破五立"改革措施,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徐晓兵;范成伟;程佳会;刘阳;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推进课程改革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思路与策略。从课程目标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选、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内容。结果表明,通过课程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025年14期 No.69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中企业导师制的效能研究

    黄行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尤为突出。企业导师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引入行业专家,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践行企业导师制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而且也是企业培养、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系统的实施计划、有效的交流机制等,可以使企业导师制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025年14期 No.69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青年教育研究

  •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万永成;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育模式和培养路径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产教融合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还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广阔舞台。文章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路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内涵、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路径的实施策略,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职业教育中技能与知识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张丽娜;

    本文深入探究了职业教育中技能与知识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通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教学模式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得出技能与知识融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结论。

    2025年14期 No.69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双向衔接机制探究

    杨霄雯;

    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不仅能够推进高职教育层次的拓展,也是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落脚点之一。本文从分析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双向衔接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切实可行的衔接机制,进一步丰富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双向衔接教育理论研究,对其教育目标、协同机制、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满足不断发展和转型的社会经济需要,职业教育应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并行,共同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基于“1+X”试点专业课证融通建设的跨区域多元协作制探究

    谢小瑜;褚文静;陈奕君;林丽华;

    为了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跨区域校企行深度合作、缩短东西部区域“1+X”试点专业课证融通建设差距,本文研究了基于“1+X”试点专业课证融通建设的跨区域多元协作制度。对跨区域多元协作制的内涵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其架构、机制要素和实施路径,期望能为推动“1+X”试点专业的课证融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5年14期 No.69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汪洋;张维维;

    在科技飞速进步、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其建设和发展对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产业学院建设,通过全面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产业学院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以促进产业学院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2025年14期 No.69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元宇宙技术搭建虚拟课堂及实验实训基地助力常州数字教育实证研究

    彭一枫;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元宇宙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教育格局,成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通过阐述元宇宙技术的内涵,分析元宇宙技术在搭建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实训基地方面对常州数字教育的赋能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元宇宙技术构建虚拟课堂与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践路径,旨在提升常州数字教育质量并培养高素质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湖北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孙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湖北省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实践,从理论阐释、体系构建和创新实践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在理论层面,形成了政策引领、理论支撑、实践驱动的逻辑体系;在体系构建层面,确立了目标定位,完善了要素配置、实施路径和评价机制;在创新实践层面,实现了教学理念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教师能力提升和学习方式变革。推进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2025年14期 No.69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人工智能时代终身教育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孔祥阳;张诗静;张敏;王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终身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教育不公平的加剧、教育内容的适应性难题、教师角色的转变与职业危机、学习者的信息过载与学习焦虑,以及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动态的教育内容更新机制,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促进角色转型,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完善数据管理法规以保障数据安全。

    2025年14期 No.699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融合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陈小丽;

    在职业教育领域,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遵循知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深入探索职业教育行动体系里数字教材的建设路径。基于教学场景化趋势及教学场景与知识类型、获取方式的动态关联,构建技术框架以实现数字技术与课程陈述性知识的深度耦合,并建立配套规则体系。具体而言,数字教材在内容方面应达到与传统纸质教材相同的质量水准,同时要凸显独特的数字化资源特质,与常规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明显区分,构建起数字教材专属的特色资源库。此外,还应建立灵活多样的知识供给机制,以充分契合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关键举措:第一,要从知识数据化的起始环节入手,开展系统性的治理工作;第二,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数字教材开发团队,专注于数字教材的创新开发与建设;第三,必须深入探究数字教材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

    2025年14期 No.69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智媒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路径研究

    朱雪莲;周云;

    智媒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未来的职业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须具备识别、分析、运用、创造信息的能力,以应对智媒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存在目标模糊、课程滞后、实践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从智媒技术发展背景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活动等路径,系统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青年教育管理

  •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探析

    孙宁;常玉兰;

    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对于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系统梳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工作整体有效性不足、针对性欠缺及创新性匮乏。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提升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2025年14期 No.699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协同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芈隽;

    产教融合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核心目标是打破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壁垒。通过?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高效协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构建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嵌的新型生态。随着我国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近年来,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蓬勃发展,赛事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促进产教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如竞赛管理主体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与教学相脱节、师资力量存在短板等,这些问题亟须通过优化技能竞赛管理机制来解决。为此,本文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发展理念,构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竞赛质量、服务教学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4期 No.69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李焱;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要满足社会时代发展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自身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优势越来越突显,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减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负担,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基于此,笔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025年14期 No.69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变革与创新

    李聪颖;

    大数据时代来临,海量数据迅速产生并流通,这一现象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领域,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在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利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具体而言,其无法精准契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及高校发展的战略规划。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新的可能性,借助该技术可达成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化培养等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剖析当前存在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创新策略。以此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助力高校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14期 No.69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高校教育管理策略优化分析

    杜旭;尹靖溪;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现代高校要顺应信息化潮流,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构建适应实际情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强化理念与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协同办公、优化资源分配等教育管理优化策略,可以为高校教育管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助力高校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2025年14期 No.69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下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成文文;孙安吉;孙若东;吕雨霏;

    本文以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困境和难处为出发点,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优势,建设一个心理育人队伍平台,搭建五级心理预警系统,积极组织多种特色心理活动等,探索出新模式下的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此外,还设立朋辈心理互助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这些举措将心理育人的资源和力量直接送达学生身边,全面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校园心理健康环境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14期 No.69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谢露明;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职业技术大学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队伍素质并不均衡、管理体制滞后、招聘与培训机制不完善、信息化水平及管理效率不高,导致师资稳定性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优化教师招聘与选拔机制、完善职前与职后培训体系、改革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管理体制的灵活性与信息化水平。这些策略的实施,必能有效提升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14期 No.69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人才孵化器

  • 高校职业指导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肖沛文;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当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作为连接教育与就业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市场、掌握求职技巧,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本文从高校职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和优化高校职业指导服务的建议,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艺术类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

    孙慧明;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及形成条件,从教育理念的缺失、教学资源不均衡、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学科融合实践平台支持力度不足、评价体系欠缺方面阐述了学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法,针对性地提出实践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解决当前学科融合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体系建立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全面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基于“真人图书馆”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许昌学院“真人图书馆”活动为例

    刘涵;

    “真人图书馆”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借阅纸质书籍的、强调平等沟通的知识交流活动方式,通常依托图书馆等机构开展。人才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高校教师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是高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真人图书馆”活动对高校人才教育的意义出发,通过阐述“真人图书馆”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案例,给出了基于“真人图书馆”的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最后提出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

    2025年14期 No.699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产业导向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李文强;

    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与区域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利共赢的关系。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还应服务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论文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为企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2025年14期 No.69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尹超;叶春燕;

    本文探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14期 No.699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谢梓瑶;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提出以“基础牢+过程融+评价全”为路径的解决策略,旨在帮助提升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产教融合成效,培育契合数字经济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推动高校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专业素养。

    2025年14期 No.69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基于技能培养的大学生成长模式探索——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为例

    王一舟;王志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代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应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技能培养的大学生成长模式探索,旨在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的今天,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基于技能培养的大学生成长模式,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4期 No.69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项目工程师人才质量规格与培养策略——以沧州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鲁明珠;刚建华;王炳章;

    本文从沧州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对项目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规格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了培养策略。培养高素质项目工程师,地方本科学院尚需不断创新校企共建专业新模式,探索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型新队伍,保持人才培养新活力。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2025年14期 No.69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燕;

    根据当前职业教育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本文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分析该模式下"岗课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的实施路径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深度融合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具体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新文科背景下传媒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提升探究

    胡江伟;曾紫嫣;

    传媒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面临着高质量影视制作技术不精、数据分析和优化能力不足、全媒体内容制作能力欠缺等问题的制约。究其原因在于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教材及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脱节、实习环节未成体系、专业课程学科壁垒明显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提出通过以采编写导等项目为驱动,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多平台内容整合,重视全媒体传播能力的培养、打造“传媒+”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等策略。

    2025年14期 No.69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古翠红;王梦霞;江翠元;

    在新工科建设进程中,培养工科人才的创新能力既是新工科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本文围绕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影响工科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次,对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状况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该培养体系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思考国外高校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新工科发展背景,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和保障体系。

    2025年14期 No.699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付娟;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职业教育的“两翼”,是高素质、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当前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为例,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融合的整体设计、关键环节以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5年14期 No.69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王乐;脱晓燕;

    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作为新质生产力中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基地,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检验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同时也是人才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目前,行业选择上时代性不足、方法载体上实效性不足、组织保障上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通过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方法优化载体、健全沟通协作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025年14期 No.69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杨江勇;

    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对商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职商科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结合数字化转型背景,探索融合新技术、新业态的培养路径。

    2025年14期 No.69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心理研究

  • 艺术疗愈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谷昊泽;王文萌;

    医学生由于职业特性,面临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职业风险,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艺术疗愈是以艺术学与心理学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多种艺术媒介使个体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平和心灵、协调身心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基于此,艺术疗愈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医学生培养方面亦具独特优势。文章通过阐述艺术疗愈的作用机制与实施策略,分析艺术疗愈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并结合实践研究,探究艺术疗愈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施路径。

    2025年14期 No.699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农林类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路径研究

    郭艺璇;董贝贝;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农林类研究生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困境,如导学关系异化、科研任务繁重、就业前景迷茫及社会支持网络不足等问题,极易导致研究生心理危机。在此背景下,为助力农林类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从构建导学双向沟通机制、推行科研体系弹性管理、提供多元化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多层次社会网络支持体系、健全农科特色心理健康服务等五个方面做出努力。通过系统性举措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为农林类研究生提供具有学科针对性的心理韧性培养方案,切实提升其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与发展潜能。

    2025年14期 No.69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学人微思维

  • 基于建筑工程识图大赛下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贤芳;杨悦;

    随着建筑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攀升,建筑工程图纸识图能力已成为衡量土建类专业学生关键技能的核心指标。本研究通过剖析建筑工程图纸识图大赛对建筑CAD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现行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图纸解读能力及CAD软件应用技能,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2025年14期 No.699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基于AIGC技术的动画剧本写作课程教学示范性改革研究

    张思津;汤瑾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可能性。动画剧本作为动画制作的核心,其创作过程对创意、叙事技巧及文化内涵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AIGC技术进行动画剧本写作课程的示范性教学改革,通过分析AIGC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一套融合AIGC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案。该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和跨领域协作能力,为动画行业培养适应未来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知识图谱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许燕龙;郭倩;

    新工科建设强调交叉融合、创新引领和协同育人,知识图谱作为跨领域技术方法,其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具有独特价值。然而当前知识图谱课程仍面临跨学科整合不足、实践体系不完善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项目驱动实践平台和建立多元考核机制等措施进行改革。实施效果显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提升,对新考核方式的反馈积极,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明显增强。本文总结了改革经验与不足,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 应用型本科高校首饰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改革与实践

    齐贺;

    首饰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其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改革课程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满足珠宝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首饰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课程实践环节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市场的桥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对推动珠宝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14期 No.699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环境生态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靳宁;姜华;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对环境生态学课程以“三位一体”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即将课堂教学、科研训练与实践过程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思维、拓宽教学维度、创新教学形态以及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将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实践过程融为一体,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侧重生动性、趣味性和专业性;科研训练包括问卷调查、软件学习、文献阅读、科技论文撰写等环节;实践过程设置的实验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开展,为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2025年14期 No.699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AI赋能下基于“1+X”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曾文英;

    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背景下,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培养亟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将AI引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本文针对当前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提出基于AI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开发、翻转课堂与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路径,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的具体策略,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14期 No.699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胡阳;

    当前,高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仍偏重于传统核算技能,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复合型财务人才的需求。为培养能够适应数据驱动环境的高素质财务人才,高校亟须对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文章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展开探索,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并给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旨在优化教学目标、方法和资源配置,提升学生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从而实现教育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025年14期 No.699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融合UXD理论的UI设计课程优化改革

    王含;陈朋;杜翔宇;

    本研究将Bernd H.Schmitt的五维体验要素(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感官体验)引入UI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并应用于真实教学环境。通过期末考试、项目作业、学生反馈、教师评估及企业专家评审等多种方法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优化后的课程明显提升学生的设计技巧和用户需求理解能力。

    2025年14期 No.699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谭新佳;姚楚侨;周凤英;

    应用型高校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专业型、实用型人才。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也要满足产业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C语言课程教学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提高C语言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促进社会行业、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2025年14期 No.699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师资队伍建设

  • 高职园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

    张伟;

    本研究通过选定教学能力评价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系统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以鄂尔多斯高职院校某教师团队为研究对象,收集教师的测评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软件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综合评分为4.1 099。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提升空间。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对园艺专业教师团队展开全面评估,基于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的五个维度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研究成果可为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提供参考,对推动"双高计划"内涵式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025年14期 No.699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汤玉燕;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活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仍存在不足,这一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需着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地方高校财会类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徐礼志;刘楠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地方高校发展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已经迅速融入财会行业,财会类青年教师肩负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数字化变革。因此,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S省地方高校财会类青年教师的成长现状,指出青年教师成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科学培养路径。

    2025年14期 No.699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李茹;翟书颖;杨园格;

    在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从优化团队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展开探索。通过引入跨学科人才,构建“双师型”团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深化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成绩、竞赛获奖率以及学生满意度,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2025年14期 No.699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早期预警和干预

    梁雅芳;

    在当代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进程加速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时代因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标准。青年教师在履行多元社会职责、处理教学实践与理论鸿沟、协调家校代际观念冲突等多重压力叠加下,职业倦怠问题愈发显著。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特征,系统梳理其早期预警表现,并据此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机制。

    2025年14期 No.699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刍议高职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策略

    张敏;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与实践的桥梁,其“双师”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初入高职教育行业,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力不从心。高职院校要深入分析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致力于提升其“双师”素质的工作。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现状,并从多个维度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旨在为高职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4期 No.699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青年学术园地

  • 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红梅;

    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具有多元化功能,拓宽了语言学习评价方式,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成为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基于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增强实验室使用效果的方法:提升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合海量教学资源、深度融合课程、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2025年14期 No.699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邢凯峰;李红艳;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成熟,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给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带来挑战。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探寻合理的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思路与方法,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不断提升BIM技术应用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含义和特点,其次分析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科学的应用解决策略,力求强化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14期 No.699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职业院校数学课堂与数学文化融合的研究

    肖文斌;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数学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自足、可调节、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本文以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意义,并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融合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创新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职业教育领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方法论支持。

    2025年14期 No.699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叶建学;王来华;史蕾蕾;

    机械制图是高等职业教育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对技术语言的解析作用,是制造类行业多数技能的基础,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和本领域技术技能的持续提升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章节式学科体系授课顺序,侧重于单纯讲解国家标准和几何画法,缺乏基于企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的案例来设计教学内容,未能把机械制图的相关标准融入项目。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其效能的充分发挥仍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支撑。只有将数字化工具与投影原理等核心理论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4期 No.699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基于SPOC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研究(一)——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

    徐龙志;

    SPOC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中的“混融”教学,是在“混合”基础上的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相互融合。基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主要分三个阶段:课前,熟悉知识,开展“线上预习+线下讨论”的资源应用型混融;课中,探索知识,开展“线上操作+线下探究”的项目引领式混融;课后,升华知识,开展“线上拓展+线下实践”的同步实践型混融。

    2025年14期 No.699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人工智能技术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刘丽萍;南楠;

    本文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析当前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植物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智能辅导与答疑、智能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其次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植物免疫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旨在为植物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富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思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调动高职学生学习园林工程课程积极性探讨

    焦会玲;

    本研究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为例,对影响学生学习园林工程课程积极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基础不扎实等问题,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做好教学项目设计、上好第一次课、利用校园现场教学、大作业分层布置、有效利用超星平台、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并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多激励多表扬学生、关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园林工程课程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5年14期 No.699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问题导问式教学对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董明堂;凌云;陈欣怡;

    问题导问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设置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文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采用问题导问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实施过程性评价等措施,明显改善了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研究结果对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025年14期 No.699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徐正炜;

    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亟须探索符合高职学生学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基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三维递进式”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理论重构、实践创新、评价优化,形成可推广的课程改革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理论水平,为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14期 No.699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人工智能融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黄舒畅;

    本文探讨了AI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智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需求,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契合点。针对当前AI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应用能力不足、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脱节等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用策略,包括基于AI的英语听说训练、智能写作辅助、线上互动学习等,并从教师培训、技术支持、评价体系三个关键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实践经验表明,AI在提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确保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过度依赖技术的情况。

    2025年14期 No.699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动漫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杜媛;

    随着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中西部大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很难满足市场对综合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鉴此,本文提出了结合地域特色构建动漫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校企深度融合,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内容、教学团队五个方面共建共享。经检验,本实践教学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对推动地域文化传播,提升数字创意产业人才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年14期 No.699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

    单若凡;杜港欢;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视角,在概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对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提出优化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赋能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2025年14期 No.699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玉山;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广泛融入教育领域当中,成为教师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在高等教育中,高校英语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以往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资源相对而言较为单一,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数字化、智能化、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帮助教师开展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方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多样化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2025年14期 No.699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高校化妆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张娟;

    随着时尚和潮流行业的快速进步,化妆技术已逐步变成高校教育中的关键科目范畴。本文主要目标是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化妆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方式,重点分析其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实施方法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发展瓶颈。同时根据实际情景给出改善的方法和意见。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从而为行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化妆技术人才。

    2025年14期 No.699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山西青年》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正>《山西青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委员会主管,山西共青团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6-00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4-1003/C。主要刊发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赐稿。本刊主要栏目有青年争鸣、青年教育研究、就业创业探索、青年教育管理、人才孵化器、心理研究学人微思维、师资队伍建设、青年学术园地等。来稿要求1.题目:简明、具体、确切,以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2.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间以空格分隔;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区)、城市名、邮政编码,置于作者署名下方。作者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1,2.,单位分别标注,以分号分隔,并在作者单位名称前标注1,2..3.作者简介:包括性别、民族、出生地、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等。

    2025年14期 No.699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