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龙新;王小平;
受传统文化和现实因素影响,我国当前父职教育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大都针对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父亲群体进行研究,笔者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122份调查问卷为基础,探究我国目前“70后”“80后”父亲们的父职教育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当代未成年人的父职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025年19期 No.704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张志云;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重任,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智慧学习环境构建作为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依托智慧学习环境,有利于稳步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基于此,本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平台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构建策略,旨在促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
2025年19期 No.70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徐兰;陈欢;袁瑶瑶;张子强;
大数据已深度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运行方式。作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大数据技术基础与应用还存在过度强调语法细节、项目驱动力不足、忽视学生背景差异、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双轮”案例教学法:“理论轮”聚焦核心语法与工具库,强调知识点的掌握;“实战轮”则以递进案例驱动知识应用,强调实际场景下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理论轮”与“实战轮”交替迭代的设计,构建“学用一体”的闭环教学模式,为编程教学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对缩短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间的鸿沟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19期 No.70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王晓栋;杨泽蔚;王鹏;
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理论,系统剖析了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滞后、产教融合失衡、实训资源不足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的三维实施路径。研究通过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警系统、开发积木式课程架构、打造智慧教学空间等具体策略,旨在为职业教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结论表明,唯有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2025年19期 No.70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姬晓彤;刘海芳;梁瑞峰;白剑英;张志红;
全面了解全日制本科生对虚拟仿真与线下讨论实验课的选择及原因,对于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对某医学院校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以及2020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对虚拟仿真与线下讨论两类实验课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普查。研究发现,毕业班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大部分选择线下讨论,非毕业班2020级卫生检验检疫学生选择虚拟仿真。选择虚拟仿真的原因主要以真实和方便灵活为主,选择线下讨论的原因则主要以有利于交流为主。因此,不同年级的实验教学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毕业班以线下讨论及时解决问题为主,非毕业班可适当引入虚拟仿真,增加实验教学的真实感和教学资源,高效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
2025年19期 No.70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 唐薇;
本研究聚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交互问题,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探讨线上教学环境中师生交互的特点。虽然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与个性化,但线上教学环节的师生交互面临诸如技术实操能力欠缺、交互工具未有效利用、交互内容与形式单一、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重复与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增设混合式教学设计教研课、优化线上教学内容、丰富师生交互形式、重构教学设计、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教学等解决措施。
2025年19期 No.70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李佳佳;胡彩红;秦晶;叶冬平;王海龙;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讨论式教学方法亦需与时俱进,以适应智能时代的需求。该方法以“新三中心”原则为核心理论根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学习及学习效果最大化,旨在颠覆传统“教师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讨论式教学的理论根基、实施策略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高觐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区教育更加关注学员的个体需求,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极大提升了教育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当前,在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青年终身学习,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梳理社区教育促进青年终身学习的价值,并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实践路径,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帮助青年形成终身学习体系。
2025年19期 No.70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邓富春;刘远全;
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以边际效用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为依托,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群资源配置。首先,从学理根源剖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职业教育中的映射及帕累托最优的动态分层条件,构建“边际效用—制度弹性”动态响应函数。其次,指出现实中资源错配的非线性生成机制,包括边际效用失衡的多维诱因及帕累托偏离的锁入效应。最后,提出基于制度协同的帕累托改进路径,涵盖微观层的弹性调节机制设计、中观层的协同网络构建以及宏观层的制度润滑策略,旨在促使职业教育专业群资源配置趋近帕累托最优。
2025年19期 No.70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王盼晴;刘金劲;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破解产教融合深层矛盾的关键载体。本研究基于政策研究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政策话语分析、组织网络解剖方法,系统解构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特征、运行逻辑与实践效能。研究发现,联合体通过“政校企研行”五元协同网络实现“四链融合”,其运行遵循“需求驱动—资源整合—价值增值”闭环逻辑,提出“多元投入—协同治理—制度保障—动态适配”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推动联合体从“形式联合”向“实质共生”转型,揭示市域产教联合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共生密码,为区域产教融合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范式。
2025年19期 No.70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潘永建;
随着跨境电商独立站成为企业品牌出海的核心载体,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技术迭代快、复合能力要求高的行业特征。本文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跨境电商独立站建设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在行业需求动态演化背景下,教育供给侧课程体系滞后、新兴技术教学不足、校企协同流于表面、利益与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人才供需脱节;其次,聚焦独立站建设的技术开发、数字营销、跨文化运营等核心能力需求,构建“需求对接—平台共建—评价反馈”的全链条协同机制,为解决跨境电商独立站人才供需矛盾提供探索性思路,助力我国跨境电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2025年19期 No.70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聂晶晶;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当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教学适应性不强、育人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新挑战。本文深入剖析“岗课赛证创培”六元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人才培养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适配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25年19期 No.70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赵敏;黄采芬;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电商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此次研究选取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加以探讨。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开展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出了“1+1+3”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一个核心理念、一个基础平台、三个关键要素,并在试点过程中对其效果予以验证。研究发现,该模式能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但也存在诸如资源配置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联系行业实际需求,提出强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等具体建议。
2025年19期 No.70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张鑫;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身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系统剖析了当前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面临的困境,针对性提出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表明,通过构建智慧校园载体、打造数字化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技术平台功能等策略实施,可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需求。
2025年19期 No.70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向桂珍;
在全球科技革命驱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结构性升级。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其核心在于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而人才竞争力正是该体系的核心要素。本文聚焦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从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旨在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框架。
2025年19期 No.70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吴兰兰;
在多元化的就业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障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持续积累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高校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调动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革新教育理念,深化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发展自主学习技巧,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2025年19期 No.704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秦甄;郭娟娟;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满足相关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文章阐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对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面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困境,并从优化课程体系、多元协同育人、注重实践教学、实施多元综合评价这几方面出发,探究面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策略。经研究发现,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础上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19期 No.70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刘佳勋;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金融职业资格证书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问题成为优化金融教育体系的关键。本文基于基金、证券从业资格等典型金融职业资格认证的现状分析,揭示了职业资格证书在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与终身学习实践中的核心作用。本文针对性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构建校企联动机制、强化“双师型”师资建设等对策,旨在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助力学生职业竞争力提升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为金融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也为产教协同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19期 No.704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雷琳;
产教融合背景下,“赛教学”融合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以“赛教学”融合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赛教学”融合中课程体系与竞赛内容脱节、教师指导能力不足、产教协同缺失、成果转化低效等问题,提出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师资建设、搭建协同平台、完善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高海洋;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持续深入,其在国际贸易、旅游、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外语服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些需求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能力,还需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以满足自贸港建设各领域的多样化、专业化需求。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输送高质量外语服务人才的重任。因此,优化海南高职院校外语服务人才培养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5年19期 No.70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巫健坤;
为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以“大学生可迁移能力培养”为切入点,面向200多名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可迁移能力提升训练营,以此探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及载体。研究结果表明,以可迁移能力培养为抓手的学风建设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执行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025年19期 No.704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赵娜;
在新形势下,产教融合理念的深入普及对高职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通过整合校企资源、重构课程体系、融合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旨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职业竞争力,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2025年19期 No.704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张慧;从兴荣;王方艳;
数值分析是涉农高校研究生的必修课,但目前还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导致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契合度低,急需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本研究结合数值分析课程本身特性和农业高校的培养目标,依托学习通平台,转变教学观念、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应用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实现多元素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19期 No.70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相金妮;
在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的背景下,通识写作课程作为跨学科思维训练的核心载体,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通识写作课程教学质量,成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本文聚焦于PBL教学模式的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结合具体案例,深入阐述该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路径及措施,并对改革实践成效予以评估,旨在为高校通识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2025年19期 No.70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张婷婷;王维大;王维福;甄树聪;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工程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基于当前水力学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条件不足等问题,探讨了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和教学改革中的应对策略,旨在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智能水务、绿色基建等新兴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为谋求多元化教学改革方案,本文从更新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条件、完善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水力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郭慧明;
本文基于OBE理念,探索高职院校幼儿游戏与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针对当前课程存在的知识零散、实践不足、评价片面等问题,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游戏与数字化工具,形成“理论—实训—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学—课中实训—课后拓学”的闭环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多元方法,强化学生理解游戏、指导游戏、设计与实施游戏的实践能力,并融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育德意识、劳动精神、数字素养”的课程思政主线。
2025年19期 No.704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 宾敏;刘建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驱动力量。近年来,郴州地区重视“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人工智能课程设置,积极与企业融合,以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然而,在人工智能赋能郴州职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如师资能力不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人工智能赋能郴州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增强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力度和整体效率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本文重点阐述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价值,同时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郴州职业教育改革探索面临的挑战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郴州职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2025年19期 No.70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梁华东;
本文探讨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变革对会计学科深度融合的推动作用。随着赛事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增设数字化会计实务与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等内容,强调跨学科能力与新技术应用,如区块链、云计算等,反映会计教育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型。研究指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会计岗位面临转型,需通过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改革及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兼具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与职业素养的数字化会计人才,以满足行业需求并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025年19期 No.70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吴维;罗莉;段志远;
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为高职英语教学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则从理念层面推动教学范式转型。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重构了“教师-技术-学生”的互动模式,更通过个性化学习支持、全过程数据追踪等路径,为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目标提供技术保障。本文首先剖析AI与高职英语教学融合的实践现状及其育人价值,揭示当前存在的技术适配性不足、教师数字素养欠缺等瓶颈;进而从校企协同、课程重构、评价改革等维度,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融合实施路径,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2025年19期 No.704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牛成英;
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该行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业务模式也在持续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关键要点。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竞争力紧密相关,关乎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19期 No.704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刘长亮;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此,高职体育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的策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2025年19期 No.704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贾寅凤;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情境教学法为其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本文基于情境教学理论框架,系统阐释其核心概念,并构建包含情境导入、互动实践、认知拓展的三维实施路径。以“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单元教学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该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与拓宽认知视野等方面的显著成效。研究成果为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2025年19期 No.704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周凤芹;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类高校的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三课融通、三维分层”深度教学模式,通过贯通课内外时间、混合多种教学模式、多元化评价,解决了数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实现了“理论—应用—创新”的一致培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2025年19期 No.704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张喆;姜庆丹;王锐;张思文;
OBE理念强调教学活动围绕预期学习成果展开。本文将OBE理念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建设,提出“一体双轨三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教学目标一体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双轨协同的教学模式;“竞赛与教学相融合”“项目与任务相融合”“课程与思政相融合”,三者有机交互、相互融合的教学路径。同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旨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5年19期 No.704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张亚丽;
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一种相互促进、多向融通的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外部需求和内部驱动的必然结果,符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趋势,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深度契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创融合”陷入顶层设计不清晰、课程体系割裂、师资能力失衡等现实困境。为了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亟须强化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加强师资培育。
2025年19期 No.704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 颜循泽;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岗位实习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适应能力差、实习单位资源不足、指导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了这些困境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提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效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持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李燕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Web前端开发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高职HTML5+CSS3应用课程作为培养Web前端开发人才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文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设计与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通过对课程目标、项目选取、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展示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025年19期 No.704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韩松;
AI技术的快速崛起使民办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发展面临挑战。本文基于民办高校外语专业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在生源特点、办学机制、与公立高校外语学科错位互补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其外语学科的发展路径与对策,提出明确学科定位、向“人文内核+跨域驱动+AI赋能”的复合型方向转型、转换教师角色、强化实践应用是民办高校外语学科在AI时代重塑学科价值,迎来学科发展转折点的关键。
2025年19期 No.704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高健;
在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OBE理念成为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指引。本文以工程力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开发路径。通过明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探索,致力于提升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具备扎实力学基础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为工程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张月;
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财税人才的要求。本科院校应顺应税制变革趋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提升学生税法素养和实务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税人才。文章在分析税法教学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从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提出优化税法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新形势下的会计学专业税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19期 No.70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