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

青年争鸣

  • 教师发展中心行动转向的价值意蕴分析框架研究与启示

    于宝证;李军红;郑钰莹;何易雯;

    回顾过去十几年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演变历程,识别出三个关键的行动转向阶段。为了深入理解这些转向背后的深层含义,本研究提出了一个价值意蕴分析框架。该框架揭示了高校对教师发展的认知选择、方向选择和价值选择三种价值意蕴。基于此得出启示:教师发展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考虑发展理念上的价值引领,发展方式上的向上管理与向下服务融合,以及发展目标上的优势、趋势和举措类业务的不断完善。

    2025年03期 No.68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杜芯铭;

    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职业本科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本科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深层次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剖析其在实践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新的实施路径。

    2025年03期 No.68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青年教育研究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研究

    张晨;

    随着教育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本文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育数字化对高职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高职院校在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3期 No.68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及行动路径研究

    于磊;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在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统一筹划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者协同创新,既可以推进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速度,又能够夯实我国教育体系发展基础。聚焦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教育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新形势,要实现科教兴国,建立学习型社会,就要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规划“三教”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三教”协同创新。本文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探讨“三教”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及行动路径。

    2025年03期 No.68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优化对策研究

    姚屹浓;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其培养模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实践教学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教学目的、健全教学体系和校企合作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措施,达到校企优势互补、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025年03期 No.68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定位探讨

    杨波;

    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能够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职业院校在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面贯彻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发展,这不仅是数字化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身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2025年03期 No.68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职业院校精准思政的“四维并进”创新路径

    徐爱花;

    本文探讨了职业院校精准思政的“四维并进”创新路径,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针对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和挑战,提出通过技术支撑、内容创新、机制保障和情感共鸣四个维度综合施策,以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精准思政的内涵与现状,指出其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程更注重实践与应用的结合。其次,文章详细阐述了“四维并进”创新路径的具体内容,包括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识别与个性指导,通过内容创新使思政教育紧跟时代、贴近学生,建立健全的机制保障以规范流程、激励创新以及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建立深厚师生纽带等。最后,文章强调了“四维并进”路径对于提升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2025年03期 No.68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校企深度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探究——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为例

    王慧;

    “十四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逐渐提高,职业院校的培训能力也逐渐增强。校企合作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是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各院校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各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能力。

    2025年03期 No.68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科教融汇的路径探索

    李文广;戎成;孔祥睿;

    本文聚焦于应用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在培养创新与技术型人才方面的现状与挑战,深入剖析了实践教学资源与产业脱节、产学研融合度不足,以及参与方积极性不高等关键问题。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项目依托、产业技术为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校企合作以接轨前沿产业、优化第二课堂设置以提升产学研融合度、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以调动参与方积极性等,以推动第二课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025年03期 No.68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以秦创原为载体,“德艺双修”背景下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研究

    王亚娟;陶晓庆;房居正;

    本研究结合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现状,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载体,探究了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调研、论证提出校企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导图,探究了标准组成元素,并给出具体建议及措施,从搭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协议、建立基地组织及管理制度、筛选合作企业等多维度多方式,探索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2025年03期 No.68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解决办学困境的研究

    滕飞;阳昕;潘锐;刘晶晶;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中小城市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办学资金不足、校企融合程度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和招生能力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分析了办学困境,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给出了解决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办学困境的方法,提出高职院校应该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以研发为助推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展专业集群,精准对接区域经济的上下游产业,培养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人才。

    2025年03期 No.68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技工教育在职教体系中的优劣势及发展策略研究

    邵卫红;

    本文探讨了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优劣势及发展策略。研究发现,技工教育具有实践性强、就业导向明确、培养周期短等优势,但同时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课程设置滞后、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有限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等发展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技工教育有望克服不足,补齐短板,充分发挥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No.68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模式研究和思考

    贾成俊;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力争在高校中实现全覆盖。本文通过对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现状和服务模式的梳理,发现各高校社区建设模式不尽相同。有高校从硬件建设入手,着重打造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高校从解决学生管理事务入手,着重体现以学生为本位;有高校借鉴书院制学生社区建设经验,汇聚全校力量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基于此,各高校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学生社区,以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对学生发展的长效影响。

    2025年03期 No.68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刍议家庭教育与阅读治疗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

    陈琳;陈英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作为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文化活动,正逐渐受到各类新兴媒体的冲击,但是阅读的价值依然无法被替代。阅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更是心灵的滋养源泉。在该背景下,家庭教育与阅读治疗对于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愈发凸显,共同为培养个体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兴趣、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家庭教育与阅读治疗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相应的推广措施,以期能够对教育领域有所帮助。

    2025年03期 No.68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民办高校智慧教室现状及应用策略——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

    周孟杰;乔思瑶;刘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教室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逐渐在民办高校中崭露头角。燕京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以燕京理工学院的智慧教室建设为例,分析智慧教室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以望为其他院校智慧教室的研究、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25年03期 No.68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多元文本视角下职业教育语文素养培养策略分析

    李芳;朱小丽;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语文素养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多元文本视角出发,探讨了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通过分析多元文本的特点及其与语文素养的关系,提出了三个主要策略:一是注重文本类型的多样性,拓宽学生视野;二是重视文本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三是强调文本形式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这些策略有助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年03期 No.68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青年教育管理

  •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李文静;李刚;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抓手,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度有待提高、积极性有待增强和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为有效解决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模式单一、资源不足、考核缺失的现实困境,高校辅导员通过多元教育,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协同教育,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考核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等路径,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导向作用。

    2025年03期 No.68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王勇;李延嵩;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传统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管理零散、“信息孤岛”、服务不够周到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简化学生事务处理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但这一模式在实现过程中还面临着信息安全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挑战。所以,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模式,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对促进学生社区管理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法。这一模式可望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中的一种有效方式,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2025年03期 No.68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高校教务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闫立东;刘子琪;王宇慧;刘思佳;汪孔净;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高校办学机构能否高效运转,能否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包含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其能否高效运行,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教务人员及奖惩机制入手,剖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成因和症结所在,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025年03期 No.68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

    乐腾;魏浩;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为做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这对相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要求,更要全面做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并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本文主要从做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教学实际积极提出优化解决策略。做好此部分研究工作,为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优化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的构建

    黄歆;

    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全面增强教师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实践教学组织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育人能力等专业素养,构建科学完备、运行高效的教学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本文拟从教学发展规划、培训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评价激励机制和制度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系统构建新文科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证。

    2025年03期 No.68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发展探究

    徐腾华;郑绍洲;

    对高职教育教学而言,产教融合有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四种模式。在选择这些模式时,应考虑地方产业政策、教育管理政策与企业的合作基础,校企沟通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并从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办学机制几个层面体现产教融合。为保证所选模式长足发展,高职院校还应根据办学定位密切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多方参与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产教融合的载体,并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2025年03期 No.68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人才孵化器

  •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湾区高职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现实意义与实践方略——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许雷;

    本文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湾区高职院校逆全球化趋势下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方略。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可促进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间教育合作。学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语言与跨文化培训,与企业合作实践,开展基于平台的国际交流项目,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这对湾区高职院校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2025年03期 No.68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俞峰;

    随着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全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基于综合能力理论、多维度评价理论及教育评估理论,并探讨了实施策略,采用多级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模型。选用了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出了提升实践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改进建议。该研究为优化职业院校教育内容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 “双高计划”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马乐;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自身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和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探索高职院校专业群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策略,总结了实践经验。当前,专业群社会服务建设中面临着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培训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专业群应通过搭建专业群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组建多种形式团队、开展特色社会培训服务等方式进行有效应对。研究发现,通过机制建设、平台搭建以及创新等措施,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2025年03期 No.68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基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联分析

    丁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文结合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剖析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现状,阐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最后探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路径,以此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育人价值,助力于培养更多技能工匠型人才。

    2025年03期 No.68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水平专业群群内专业聚集性研究

    张育洋;刘引涛;

    高水平专业群是“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群内各专业的聚集性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尤为关键。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将专业群体视为一个具有自组织属性的系统。该系统展现出开放性、非平衡状态、非线性互动以及内部波动等自组织特性。深入分析了自组织序参量,并提出实现专业群体高级自组织的关键策略。主要包括设定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目标导向、采用非线性的扁平化管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以及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为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2025年03期 No.68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心理研究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张本争;

    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是自身未来发展的基础,由于有些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负面情绪,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文章通过对一则抑郁症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辅导员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关注的因素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025年03期 No.68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DISC行为风格在民办高校朋辈心理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肖霞;李新星;

    本文通过调研湖南省16所民办高校的朋辈心理干部队伍建设,发现民办高校心理朋辈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选拔缺乏标准、培训力度及针对性不足、评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于是引入DISC行为风格理论应用于朋辈心理干部队伍建设,并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发现根据DISC行为风格匹配后的朋辈咨询效果较好,对朋辈干部队伍咨询能力素养的提升,对提升学校重点学生的心理素养有积极影响。最后提出在选拔标准上探寻适合担任心理朋辈干部的特质,在培训机制上打造“普及+个性”培训内容,在评价机制上构建差异化激励措施的建设性意见。

    2025年03期 No.68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研究

    沈晓冉;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在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育人功能。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心理育人效果,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原理,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模式,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潜能发展。

    2025年03期 No.68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认知行为疗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系构建

    郭燕;王琴;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每年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生源多元化复杂化。与此同时,学生不同类型心理问题时有发生,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未能及时跟上发展脚步,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和“以行动为中心”的疗法,在处理学生常见的发展性问题上有着显著的作用。本文以认知行为疗法在高校中的应用为基础,从改善环境营造健康成长氛围、统筹课堂内外把好关键环节、结合学生情况选择合理方式、强化效果持续做好跟踪帮助、多方联动形成“干预—治疗”共同体五个方面出发,将认知行为疗法成体系地运用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途径,切实助力高职院校承担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2025年03期 No.68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与优化措施

    杨婷;

    心理健康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石,贯穿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职业道德各个层面。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凸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总结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进而推动高职学生的全面成长。

    2025年03期 No.68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学人微思维

  • 高职教育数智教学视域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O-PIRTAS教学模式赋能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

    许明悦;

    本研究以O-PIRTAS教学模式赋能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教育中数智教学的创新实践。通过引入O-PIRTAS教学模式与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对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作用。课程内容涵盖园林设计基础、案例分析与设计表达,贯穿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目标。本研究通过知识图谱技术优化内容,引入AI助教支持预习、互动与反馈,改进教学设计与评价。实践表明,O-PIRTAS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性与学习掌握度,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 校企共建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马福亮;陈建松;邓敏;李雪东;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与电器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技术的核心。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校企共建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运而生。文章将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首先,对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及在汽车工程教育体系中的定位进行简要介绍;其次,文章将具体分析校企共建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深远意义;最后,文章将深入探讨校企共建背景下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探索一种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技能提升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025年03期 No.68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刘倩雯;

    在当今视觉信息爆炸的时代,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现实、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摄影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分析基础摄影课程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不同需求。探讨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推动摄影教育的发展与提升,为未来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途径。

    2025年03期 No.68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室资源整合探析

    张朗;申海杰;

    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程序设计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学校中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室资源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论文根据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材过时、教学方法简单、实验环节缺失等问题,给出了若干课程改革对策与实验室资源整合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创造精神。同时,本文还论述了实验室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涉及硬件设备的创新、软件环境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机制的健全。经过个案研究和实验探讨,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政策的可行性,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展望。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改革与实验室资源整合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2025年03期 No.68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OBE理念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杨佳义;朱凯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显得十分迫切。OBE理念作为一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OBE理念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本研究基于OBE理念概述,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重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资源,打造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策略实施,可全面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高质量改革。

    2025年03期 No.68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应用型本科“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杨慧贤;张坤;

    应用型本科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入手,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实践,包括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材设置、丰富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多元教学评价等,并对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成长与提升。

    2025年03期 No.68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基于OBE理念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韦翔;任达富;刘亚灵;

    本文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结合OBE教育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对该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其次从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混合式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建设,最后阐述了课程特色与创新以及今后课程建设计划。从三年来的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学生对于以OBE为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满意度都很高,育人效果也很好。

    2025年03期 No.688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数字化背景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李静;王腾飞;张玉东;李姿琳;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课程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本文探讨了在数字化背景下郑州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构建“三阶三有三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课前线上预习、课中智慧课堂、课后拓展和线上评测三个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建立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案,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这种数字化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参与度,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以提升教学效果。

    2025年03期 No.68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基于“互联网+”高职院校航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郝瑞卿;贾海文;

    在“互联网+”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推动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使命。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对于高职院校航空专业英语教学教育改革具有正面且深远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为学生构建新的航空专业英语学习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流程,优化师生角色,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升航空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航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航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航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策略。

    2025年03期 No.68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徐梓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且逐渐升级,高校需与时俱进地改革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本文分析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并且引入两个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就业指导改革探索的具体措施并评估了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2025年03期 No.688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革新探究

    张巧珍;

    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数学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思想状况,引进丰富的教学元素,在课堂上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此期间,高职数学教师需重新设计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并优化实践教学,通过开展理实一体化的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教师需引进工匠精神评价体系,并同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进行持续反思、回顾总结,最终使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能够提质增效。

    2025年03期 No.68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 大数据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武梦琦;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对具备大数据技术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基础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并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并形成及时的个性化的教学反馈,将大数据的概念及技术方法与会计基本原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和促进大数据技术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2025年03期 No.688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师资队伍建设

  • “双师型”教师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简论

    刘金宪;

    “双师型”教师是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正逐步深入。本文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详细探讨高职课堂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创建路径,以期望达到借鉴意义。

    2025年03期 No.68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推拉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探究——以内蒙古某高校为例

    贾文涛;

    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切实维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才能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价值,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与前提。笔者以内蒙古某高校三位辅导员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推拉理论”分析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因素。即“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推力”,增加“拉力”以实现辅导员队伍稳定。

    2025年03期 No.68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的升维研究

    王雪薇;

    提升数字素养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高质量发展与专业化发展的必要环节,在拓展思政育人场域、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数字叙事传播效力、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辅导员数字素养在数字化意识转化、数字育人媒介应用、数字叙事能力等方面面临升维挑战,培养单位应加快构建辅导员数字素养框架,培养辅导员数字叙事意识;靶向培育数字应用,引领打造辅导员数字育人场域,全景式创新理想信念教育阵地;深化内外协同,开发长效评测辅导员荣誉“微认证”,激发竞争与塑造示范。

    2025年03期 No.688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基于教学行为分析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投入评价模型研究

    王腾飞;肖宝荣;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网络教学实现了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度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教师网络教学投入相关理论和研究,探讨影响教师网络教学投入的主要因素,构建基于教学行为分析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投入评价模型,以期为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改进建议,进而激发教师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教学投入,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与挑战探讨

    景丽;王双;刘子祯;

    产教融合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要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双导师制”是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内容之一。面对“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是新形势下改革的重要方向。该研究立足于人才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进行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优化导师选聘机制等方式,全方位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03期 No.688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数字时代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崔英方;

    数字时代,提升高职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分析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现存问题,提出应从重构数字化知识体系、更新数字技术技能和推动技术与教学应用融合三方面,提升高职教师的数字素养。

    2025年03期 No.688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教育数字化战略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侯恩蕊;朱艳燕;

    为顺应数字化时代变化,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增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尤为重要。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指南,本文调查了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素养提升的障碍因素,进而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数字化技术培训,完善系统的培训体系,维护工作数据安全四个方面探究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实施路径。

    2025年03期 No.688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基于教学能力大赛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路径

    展水泓;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高职教育中,通过教学能力大赛这一平台,教师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展现教学技能,通过赛前准备与赛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大赛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还为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教学能力大赛在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实践路径,提出具体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青年学术园地

  • “双一流”背景下案例教学方法在机械专业课中的应用——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安雪;赵德金;

    文章介绍了在“双一流”背景下,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加强新工科本科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机械专业课材料力学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剖析了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选取变速箱传动轴的强度校核为教学案例,结合TRIZ创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在材料力学专业课中实施和应用的效果,并针对本次案例教学浮现出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今后案例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最后得出结论,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案例教学方法融入了创新元素,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建议以完善教学案例在专业课实施中的教学体系,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No.688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基于OBE理念的掘进爆破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

    李群;王晓雷;

    爆破工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爆破课程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基于OBE理念,对室内爆破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虚拟仿真、人机交互、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了以提升实践技能为导向的掘进爆破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实现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目标达成度”与虚拟仿真技术的融合。该系统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爆破实验,实现了掘进工作面认知、安全用具使用、安全操作技术、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能够使学生独立且深度地参与爆破工程的教学实验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实验体验和实践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了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

    2025年03期 No.688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重构探索与实践

    符小刚;

    本文探讨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重构。通过分析岗位技能要求、优化课程内容、融入竞赛标准和对接职业资格认证,重构后的课程显著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研究表明,课程重构不仅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还有助于其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2025年03期 No.688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简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任瑾;

    本研究探讨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学生需求,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策略,并得出结论:SPOC模式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5年03期 No.688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唐梓旗;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必修课程之一,其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够。因此,本文从剖析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特征出发,阐述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内在逻辑,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以此发挥高职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培养更多高素质英语技能型人才。

    2025年03期 No.688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土木工程专业“书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

    孙恩禹;臧文龙;

    应用型大学根据行业、地方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定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为高级技术应用型建筑人才。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探索土木工程专业“书证融通”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3期 No.688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艺工结合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VR场景建模为例

    宋宇辰;赵欣;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创意产业与新工科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相应岗位对既具备扎实艺术设计与创意思维能力,又熟悉工程技术及行业标准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以VR场景建模课程为例,深入探讨了艺工结合理念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拓展线上学习领域宽度与挖掘线下学习深度方面的创新过程。旨在从课程角度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路,为培养符合新产业发展背景下综合能力要求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提供实例与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智慧城市背景下地方院校土木类专业转型路径研究

    史新立;张柳;赵金秀;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更新的需求,土木类专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以地方院校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土木类专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路径。首先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对土木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随后提出了完善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升级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校教育创新。

    2025年03期 No.688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多元化课程质量评价方法探索——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

    石莹;张骁勇;张国成;贾倩南;景晓霞;

    传统的高校课程质量评价多是依靠教师互评和学生期末评价表,但这种方式缺乏专业针对性和多元性,难以全面反映教学质量。本文对本校应用化学专业多元化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索,评价内容涵盖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结果运用。通过以包头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ISEC)为例,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评价指标进行扩展,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研究结果对高等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质量评价方法的优化有指导意义。

    2025年03期 No.688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探讨——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

    徐苗苗;沈程;张睛睛;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现状,从校企合作、对接岗位需求、项目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剖析了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阐述了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流程,通过企业与学生访谈结果为导向,以工种岗位需求为目标,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本文展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活页式教材的章节内容及附录标准,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提供教学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 基于TPACK理论的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融合探索

    刘金凤;

    基于TPACK理论,将信息技术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构建现代化、动态化的教学框架。通过技术、教学和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重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优化评价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专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研究探讨了资源共享、模块化教学设计、信息化环境创建等教学策略,为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革新提供了实用路径。

    2025年03期 No.688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 新形势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探索

    张雪飞;

    新形势下,高校声乐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创新。本文分析了当前声乐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探讨高校声乐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出以线上线下交叉教学、多媒体技术融合等为核心的创新策略,以期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No.688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空乘专业数字化教材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模式探索

    陈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空乘专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虚拟仿真的高职空乘专业数字化教材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之道,旨在通过这一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通过系统的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这一融合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结论不仅可以为高职空乘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能够为其他领域的教育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3期 No.688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山西青年》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正>《山西青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委员会主管,山西共青团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6-004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4-1003/C。主要刊发与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主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赐稿。本刊主要栏目有青年争鸣、青年教育研究、就业创业探索、青年教育管理、人才孵化器、心理研究、学人微思维、师资队伍建设、青年学术园地等。

    2025年03期 No.688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