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宏宇;吴崇刚;李学锋;
纳米材料是材料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对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论文选取关于纳米材料结构及制备的中美主流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内容设计、交叉学科融合程度和教材形态等方面总结中外教材的内容、理念差异。研究表明,国外教材更注重基础知识在教材中的贯穿及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国内教材更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在知识点考察上更为深入。论文对两本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各自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旨在对材料类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7期 No.66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 叶爱山;邓洋阳;李晓华;
建设跨境电商校内实践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产教融合跨境电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要求和当前所存在的不足,进而从紧密合作、全方位指导、基础建设、多样化实践、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推动校内实践基地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魏玉桂;
社会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文章侧重从社会态度的角度对公安院校中警察职业素质培养,尤其是警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从认知角度看,公安院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警察工匠精神认知观;二、辩证看待认知和行为的关系,积极培育公安院校大学生对警察工匠精神的崇敬之情;三、合理运用教师权威,促进学生警察工匠精神的塑造。
2024年07期 No.66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黄可;
通过结合BOPPPS模型,构建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本文首先梳理了BOPPPS教学模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等相关概念基础上,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阶段出发,结合美术手工制作这一课程目标,设计基于BOPPPS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流程,最后从学生审美素养、课堂参与度、手工技能、自主学习等几方面入手,探讨基于BOPPPS模型的美术手工制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4年07期 No.66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陈小龙;梁雪梅;蒲玖林;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为应对市场现状,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探索“1+X”证书制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该制度的有效融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不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职业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切实提升与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中的诸多挑战,并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就高职教育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2024年07期 No.66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 沈蕴琦;颜惠玲;
在职业教育全面推进“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基于教材改革的现实需求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下,只有积极探索活页式教材的科学设计和全面开发,才能形成良好的活页式教材建设,促进活页式教材的建设和应用,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实训教育的科学发展,全面提升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本文从职业教育领域“三教”改革入手,针对活页式教材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开发活页式教材的建议,旨在能为活页式教材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助力职业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何敏仪;陈筱;康玉忠;
针对高职校企共同开展项目化实战课程教学,聘请企业工程师做兼职教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学校对项目化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维度不全,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难点问题,以项目化实战课程教学为载体,研究项目化实践教学特色和影响项目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关键指标,深入研究成效评价的概念内涵、功能、分类评价维度等。提出一系列建议:系统设计项目化教学评价标准,构建项目化二维矩阵教学成效评价框架,以信息化大数据方法开展过程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提升“三教”改革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4年07期 No.66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杜港欢;王君竹;
如何精准指导“双困生”就业、提升高职“双困生”就业能力不仅是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精准掌握影响高职“双困生”就业因素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规划的前提,文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以高职“双困生”就业的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影响高职“双困生”就业的因素,最后提出帮扶“双困生”就业的具体建议,帮助“双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024年07期 No.66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 简明清;王天赐;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逐步推进,全社会的数字技术使用需求都在不断增长,而用户在使用数字技术进行人际互动时出现的焦虑、压力、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大学生数字压力问卷调查,评估和描述了当前大学生的数字压力水平,并且探索了性别和年级对数字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数字压力水平过高的困扰,而且女性感知到的数字压力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大学一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面临的数字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2024年07期 No.66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梁晓明;
未来是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否有效发挥网络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文章阐述了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深入分析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团体辅导的意义,就如何借助新媒体提高团体辅导的助人效果开展研究。
2024年07期 No.66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谢家贵;王亚杰;曾铮;
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创新成果建设需求、OBE教育的成果导向作用及其与教学成果的耦合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方案设计的背景,其次提出了课赛融合教学,试图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给出了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赛融合教学设计思路,最后通过应用与教学实践实证了课赛融合方案的成效良好。
2024年07期 No.66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 郭志新;柳郁滨;李冰玉;刘娟;
水生动物医学作为教育部2013年新获批的本科专业,其中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OBE理念,通过改革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水生动物医学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024年07期 No.66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郭丽丽;
本文介绍了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精品实训教学改革实践的内容,阐明了在5G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应对网络优化岗位需求激增的情况下,积极开展5G精品实训内容更新与设计,实训教学方法实践,探讨了5G精品实训教学效果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精品实训教学内容,为5G人才的培养积累经验,输出更优秀的人才投身5G建设中,为高职5G精品实训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2024年07期 No.66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高鹏;
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课赛融合是一种将学科竞赛融合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程与竞赛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竞赛项目的实际应用,学生有机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课赛融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概述,解析基于课赛融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价值意蕴,并探讨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策略,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024年07期 No.66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朱盛铭;樊琳琳;张文艳;管学茂;
生产实习对于材料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之一,尤其对于材料专业产业班的学生,他们受到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的特殊教育培训,是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生产实习,有利于学生近距离学习企业生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早的产业班之一,材料专业学生在化工企业进行为期六周的校外生产实习。笔者作为带队指导老师之一,带队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产业班学生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习,针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产业班生产实习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深化材料专业产业班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6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张敏;
为了提升高校营销类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问题。笔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市场营销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方式滞后等问题。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了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优化建议,将人才市场需求作为设置课程目标的主要参数,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模式及变革考核方式,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2024年07期 No.66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吴学行;
应用型高校艺术类专业致力于培养艺术能力与艺术素养兼具的人才,必须全方位创新改革,且教学不可单纯侧重艺术理论基础知识架构构建,还应重视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二者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课程优势,基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培养,切实打造丰富多彩的艺术类课程课堂。本文主要对应用型高校艺术类课程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层探索。
2024年07期 No.66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王晨;
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但仍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面授课程依然是主要方式,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率不足。要推进信息化教学,需要教育理念的变革,发挥信息化社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考能力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为创新型社会建设培养人才。
2024年07期 No.66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蓝洋;
就现代信息化教育建设趋势而言,云平台已经演变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云计算为载体的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着传统高职教学模式。若是教学方式依旧停留于基于PPT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而云平台通过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集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一体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育实现信息化全面建设。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云平台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2024年07期 No.66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张育萌;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全面了解就业态势,规范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必修课程。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文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通过阐述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及结构,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此提升学生“双创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求职需求、适应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用人单位、学生以及高职院校螺旋上升的利益诉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于雨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铸就了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培养高质量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然趋势。“113ML”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多民族文化。这个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导师引导与监督下,打造一个培养学生互助互学互补、“类书院制”的平台,为实现书院制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024年07期 No.66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田玲;
本文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网络营销课程为主要探索与实践对象,从课程概况、教学探索、课程模式、特色创新、教学改革和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在“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网络营销课程中,进行的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希望对于其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024年07期 No.66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晋景;
建筑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研究是以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培养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素养、专业创新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职业教育为发展背景,以学校办学定位为宗旨,以建筑设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路线,以课程为研究载体,建设产学研育人平台,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的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建筑方案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2024年07期 No.66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孟丽娜;罗玉梅;李瑞芳;刘丹丹;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作用,采取现代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拥有主动权和决定权,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使各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设计教学方案,利用视频提升教学效率。该教学课堂具有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学习流程重构等特点。在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课程教学的综合改革。
2024年07期 No.66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姚旎;樊星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沟通能力成为商学院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现行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沟通能力塑造课程,部分学校即便开设了,教学模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估反馈机制不完善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沟通能力。同时,文章还通过S学校的教学实践案例,进一步证明了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2024年07期 No.66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张俊洋;
实验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其存在的教学资源不可移动、核心业务难以触及、硬件和软件环境难以呈现、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元宇宙因其特征在实验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构建沉浸式虚拟空间,可以弥补现实实验环境的诸多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必要性,以及通过元宇宙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行性,进而提出元宇宙下的前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发与共享机制,以期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2024年07期 No.66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闫萌;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更新发展趋势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逐步渗入多个领域,就高校而言为切实提升综合实力与竞争力,需基于“双创”理念作为室内设计教学创新改革指导方针,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使其切实实现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实际而言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专业知识与能力,因此以“双创”理念为载体开展室内设计教学,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精神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据此,本文主要对“双创”视域下的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
2024年07期 No.66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刘凤;闫玲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逐渐普及。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结合线下教学模式,运用计算机软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使高职体育课更生动、更有趣。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经在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重点探讨了高职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软件在高职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以及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教学在今后的体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林栋婷;肖培培;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文章通过梳理海南地区黎族、苗族舞蹈的源流和分类,分析了它们在长期发展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意蕴,以及在多民族交流中形成的自身特色,认为少数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在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实现对黎、苗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提出了遵循文化整体性原则,采用专题课程、实践教学、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期实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
2024年07期 No.66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李光亚;
篮球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有着非常鲜明的活动特点,教学效果的高低对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教师、学生、设备、文化和评价五个方面,分析影响高职学生篮球技术的因素,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篮球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6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杨积春;张金传;邢素芬;籍红;
学生难管课难教,是职业学校数学课堂的普遍现象。数学课上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是困扰数学教师的三大难题。探索一条学生喜欢学、教师乐意教的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新路,是每一位职业学校数学教师都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遵循重实践、轻理论,重实用、轻系统,重思维、轻技巧的教学策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数学教材为依据,以专业需要为准绳,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合理构建职教数学教学体系,努力追求职业学校数学课堂的高效化、最优化。
2024年07期 No.66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杨帆;
本文针对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赛教融合试点项目,分析了电子信息类课程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赛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构建了赛教融合的评价体系,总结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2024年07期 No.66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王玉红;赵盼盼;崔丽娜;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巨大变化,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基于跨校修读学分的线上线下教学是应对新挑战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对营口理工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三轮跨校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了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是基于跨校修读学分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旨在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6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农色兵;赵亚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爬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获取工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网络爬虫相关的课程。然而,网络爬虫的过度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例如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著作权和知识产权、数据操纵和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对数据源网站的影响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爬虫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对策略。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爬虫在教育和研究中的伦理挑战。通过深入研究网络爬虫伦理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为大学网络爬虫课程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2024年07期 No.66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刘清兰;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教育。而对于舞蹈这一领域来说,由于其需要高度的身体协调性和技巧性,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将传统舞蹈教学模式进行线上转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互联网+”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推广。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对传统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旨在探究“互联网+舞蹈”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应用问题,以期为舞蹈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年07期 No.668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韩婷;
作为贸易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应用效果,以及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展望等,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4年07期 No.66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孙笑笑;
本文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基于SPOC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因此,调整传统教师角色,设立分层教学实践机制、推动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构建恰当的评价机制是重要路径。
2024年07期 No.66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郭艳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汉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受到格外的关注与重视。在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具备扎实汉语功底和良好语言素养的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多维度着手,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2024年07期 No.668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曾凡昊;
了解高职学生阅读情况,建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形成阅读文化品牌是发挥高职图书馆职能优势,助力培养更多技术工匠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阅读的现状,剖析影响高职学生阅读的因素,最后提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文化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此推动高职图书馆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杨建;张月;
为更好地适应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依托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和泛雅课堂,提出利用多屏协同技术、可视化绘图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打造多元技术协同下的现代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课堂的绘图效率和可视化程度,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以达到提高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024年07期 No.668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 张茵;冯雨微;
在“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取得显著的成果。本文对武汉工程大学的艺术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以“提升职业能力、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专业学位属性及艺术设计特色,增强其应用型、职业型、研究型的培养,全方位提升本校艺术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
2024年07期 No.668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 李雅楠;
目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正在成为高校现代服务业人才首选的培养方式。本文中,着重论述了在现代服务经济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所占据的角色地位,以及外部企业在培养中的突出作用,从而得出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是当前社会高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最高效、成果最显著的方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对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这和高校培养目标显著不同,高校培养更注重理论上的学习研究,基于此,校企联合的培养方法正是集中了各方优势于一身,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理论能力,这种培养方式更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2024年07期 No.66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付向艳;
近年来,在专业人才国际流动性逐步增大的趋势下,以OBE理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得国内外高校认可。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者在人才培养之前需明确认知学生毕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与水平,以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预期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对此,要求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行合一为辅助,强化OBE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中,从而为构建接轨国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对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
2024年07期 No.66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郭凤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知识与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环节是教材建设。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理论内容丰富,但数据和案例滞后、考核方式单一的现状,从理论知识体系、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和课外实训项目技能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对学生从理论知识素养到实践能力运用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通过“三位一体”的教材建设研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2024年07期 No.668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曹克晶;郭兴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加速,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创新创业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创新创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评价指标,包括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和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以期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7期 No.66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李松梅;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毕业生创新创业的加持课程,承担着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创新创业观。通过对三所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的分析,发现创新创业在毕业生就业中占比较低,说明高校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意识欠缺,在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依然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仍为关键所在,需更新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意识和理念,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来培育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7期 No.66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陈雷;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北京科技大学理科试验班通过十余载的探索,逐步形成“1+3”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辅以完善的课程设置、扎实的学业辅导以及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高等院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
2024年07期 No.66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温晓妮;尤勇;张葆欣;
新文科是社会外部的变化需求与文科内部的发展困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已经形成自身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旨归。新文科语境下,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文科建设引领下,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体系改革,本研究从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发展、夯实课程体系、科技赋能教育、加强师资建设、强化实践实训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新文科建设引领下的体育实践,以期对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2024年07期 No.668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