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震;姚颉;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都越发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大学生肩负着伟大的时代责任,创新创业成为全新的发展方向,大部分大学生都普遍具有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已成为当前国家进步的中坚力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时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2023年19期 No.65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马伊丽;
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和扶持力度日益加大。高职院校开展招生工作中,招生形式不断创新,加之院校建设规模日益增强,多元化的生源导致学情复杂程度日益提升。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职数学教学需求,影响数学高素养、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本文就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情况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教学改革实践措施,以此不断优化高职数学教学效果,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023年19期 No.65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张翔;
建筑装饰产业发展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过论述产业发展对建筑装饰教学改革目标、方法等方面的新要求,分析了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盲区,并探讨了发挥产教融合助力作用的问题域和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发挥产教融合助力作用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2023年19期 No.65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谢盼盼;丁洁;
心理学作为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对夯实教师职前培训的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从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内在动机入手,按照研究心理现象的学习模式展开各章节的教学,结合具体案例图片、视频,分析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心理学的趣味所在,完善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体系。
2023年19期 No.65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王孟雪;刘春梅;王宁;于立红;陆磊;
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需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变化。针对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平台培养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一线的岗位中积累实践经验,实现高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文以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
2023年19期 No.65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高婷婷;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岗位职业创新能力培养为实施导向,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大数据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各级校内大数据技能竞赛相融合为实施载体,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互联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为实施手段,推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推动岗位、课程、竞赛、证书相互融通,确保课堂教学紧密对接产业发展以及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岗位需求,并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技能竞赛全面相融,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经过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23年19期 No.65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 李咏玲;郭丽萍;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进新型教育模式——产教融合即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一些成就。但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产”“学”“研”的能力和深入程度要求均不相同。本文以线上课堂带给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的困惑为切入点,分析当下产教融合存在的若干问题,探索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产教融合改革思路,推进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2023年19期 No.65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李明妍;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岗位的需求,不断改变着未来的就业形态,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阵地,其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OBE理念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这种以成果为导向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改变“学”与“教”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发生和深化。文章立足五年制高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实践,通过剖析高职院校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实践探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以构建核心目标、基础素养、关键环节和效益提出高职院校OBE理念下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与教变革的路径。
2023年19期 No.65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郭新年;沈洋;沈微微;许鹏飞;康子洋;
专业导论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展的课程内容,具有指导性和引导性特点,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连接作用。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针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专业导论课程的价值与效用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电子信息类教学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高文静;曹宁;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卓越型建筑工程人才,本文基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意义,对该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2023年19期 No.65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曾靖;
随着新商科理念的提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会计行业影响巨大,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进行了修订。《基础会计学》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文对贵州商学院《基础会计学》近几年课程改革思路和实践进行了详尽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设思路,以期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2023年19期 No.65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王黎;董宾宾;殷超凡;郑希晨;
本文以洛阳理工学院卓越班专业课程《水泥窑用耐火材料》为蓝本,实例化演示了应用型大学在工程认证过程中课程与专业认证之间的关联和要求,细化了毕业要求、教学目标、考核办法、课程教学目标评分标准、课程达成情况与持续改进等工程认证目标分解,为相关专业的工程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洛阳理工学院持续培养建材行业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19期 No.656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陈灵萍;李娟;
本研究以A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职场形象与礼仪》课程之中,通过制定计划、具体实施、检验成效、及时调整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礼仪素养,将文明礼仪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提升个人形象和效能,增强自信心,打造成功进入现代社会的礼仪“通行证”,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3年19期 No.65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王晓霞;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人文素养、语言文字功力及母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大学语文开设由来已久,但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给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基于此,此次研究从概述翻转课堂内容及特点入手,在了解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影响之后,结合本校大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总结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改革中创新应用考虑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目的旨在提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张静;李兴悦;
山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结合各因素导致的外部环境变化,在“五位一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高校双创教育“五元协同”体系的框架与要素,推动双创教育改革发展,最终阐述了山西省高校双创教育“五元协同”机制以及各主体的发展方向,形成“云双创”双创教育新模式,及其对双创教育工作的意义。
2023年19期 No.65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朱小平;李政委;
休闲是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本质,避免将人物化具有极大的作用。从教育及休闲教育的本质入手,发现上述两者间存在同一性及互促性的关系,思考当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发现了休闲教育对高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积极构建我国的休闲教育体系,整合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休闲教育力量,将休闲教育融入数字技术的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魏鹏;黄淑婧;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帮助应用型本科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大有帮助。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构建理念较为落后、缺乏整体协调联动和教学内容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分段分类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方式改革创新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保障体系三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应用型本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3年19期 No.65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陈召君;陈熙;屈敏佳;赵文博;
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高校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间的竞争。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也代表了一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高校十分重视招生宣传工作的开展。在新媒体背景下,各所高校采取招生新媒体组合拳、设计了多样化的招生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高校的知名度,获取更多优质生源。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对新媒体的解读不全面,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忽视了内涵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章将具体阐述新媒体在高校招生宣传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分析高校在新媒体招生宣传方面的不足,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高校的新媒体招生宣传水平及招生效率。
2023年19期 No.65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王秋侠;杨恒东;
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关乎职业本科学校的长期发展,对高等职业本科教学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在学生就业导向下需要对现阶段的职业本科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目前面向学生的就业质量评价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片面化和分散化问题。鉴此,立足职业本科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工作,提出了从就业总体质量、就业贡献度和就业满意度三个维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了适用于职业本科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三层指标体系结构,为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2023年19期 No.65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蒋彩娜;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的不断升级,各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但在人才供给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总有脱节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体系、标准和教育质量方面有待完善和提高。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在这些利好政策下,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索上更加积极,以其灵活的办学模式在产教融合上取得了良好成果。但产教融合还存在着问题,文章以民办应用型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现状,发现目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中存在院校与企业利益分歧大、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2023年19期 No.65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刘引涛;何奇彦;张育洋;
2019年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评选中,陕西推荐的8所高职院校全部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8、西部地区第2,入选率100%。在这8所院校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为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这个数量取得了全国第4名、中西部地区第1名的好成绩。本文介绍了陕西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重要抓手、实施路径、保障措施,总结可复制推广模式与经验,为高职院校提供高水平建设操作范式。
2023年19期 No.65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 姚永昌;姚平;
技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社会样态,作为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场域,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技能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当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困境,分析影响其运行效能的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其运行效能的有效路径,助力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能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2023年19期 No.65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袁荃;舒娟;
“1+X”制度的推行实施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着重要的创新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亟需理论指导。目前,“1+X”证书制度逐渐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立试点。由于当前应用型人才存在供需不平、联合培养不深入,难以符合当今社会之需,“1+X”证书制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推行实施,将应用型本科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者结合培养,建立健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文章以“1+X”证书制度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方向,提出本科院校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健全书证融通等方式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提供参考。
2023年19期 No.656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刘海丹;
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互联网+教育”对深化自学考试教育改革的可行性;从转变自考从业人员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打造考生个体智能化学习新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施策略。
2023年19期 No.656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邱少华;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一门必修科目,目前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方式不全面等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在课程教学上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嵌入式教学法具有提高个性化指导效果,提高教学内容有效性,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等可行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2023年19期 No.656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曹睿;
高校国际化是实现高校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我国高校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交流的背景下,高校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对外交流不断扩展、师生公派出国项目更加丰富、国际科研合作领域趋向全面的特点,也存在着师生出国资助力度欠缺、国际化与学科人才教学工作融合度不充分、中外高校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为此,高校国际化应朝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师生国际化意识、扩大对外友好合作高校范围”的路径发展,力争使国际化迈向新台阶、步入新阶段。
2023年19期 No.65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陈晓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语言文化环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抓住语言环境的变化特点,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本文旨在帮助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把握时代发展的变化特征,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变化,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要求,进而优化和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策略,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2023年19期 No.65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 秦卫红;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学资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合理引入古诗词声乐作品,对于推动古诗词作品的教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演唱技能和文化素养,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融入古诗词作品的教学意义入手,总结古诗词声乐作品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郑兰松;
信息化时代,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得益于慕课,成功实现了高端的知识交换。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通过开放教育资源,针对大众人群通过网络来学习的在线课堂。因为慕课具有课程共享、内容呈现灵活多样以及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碎片化学习等优势,因而产生了很大吸引力。此外,慕课可以促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中国式的慕课探索也被迅速推广。近年来,我国的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慕课大国。~([1])作为时代性非常强的通识课程,更应该积极将慕课引入教学之中,寻找慕课与通识课程学习的切入点、融合点,从而为通识课程的改革提供依据,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之路,更好地为通识课程改革提供服务,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服务。
2023年19期 No.65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 张寅;孙明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SPOC混合教学模式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整理已有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水力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进行了介绍。教学实践证明: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激活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丰富教学评价、并提高教学效果。
2023年19期 No.65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尹艳玲;
“1+X”证书制度已得到人民群众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的认可。但部分高职院校高专课程改革建设过程中,在运用“1+X”证书制度时,却遇到了师资力量不足、实训资源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培训资源不齐、短期内难以实现“书证融通”等问题。鉴此,本文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的转型方法展开分析,提出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升级高职高专现有教材,开发适用于“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机制的特色教材。“1+X”证书制度下,探索高职高专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改革的有效路径,希望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19期 No.656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徐聪;
当前国际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培养能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愈显重要。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理论性的知识能力,同时对学生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力要求更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职校国际贸易专业“双师”队伍现状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课双师”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建议。
2023年19期 No.656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代兰花;杜文汉;蒋晓燕;陈磊;郑敏;
随着国家“3060”计划的提出和落实,风力发电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能源领域对风电人才的需求也逐年扩大。《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针对风能与风力发电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既涉及风力发电原理,又要兼顾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控制及运维等技术,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的全流程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提出了高要求。本门课程采用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线上线下及虚拟仿真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设话题、线下调研、虚拟仿真实验闯关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风电技术领先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风电工程师的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3年19期 No.65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 罗雯;
针对传统教学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着学生抽象思维弱、空间想象力不足,专业知识多、思政人文少,教师灌输多、学生思辨少,基础理论多、工程实践少的难点问题,本文从教学工具、资源、空间、场景将“多维”魔方教学体系的结构、模式、形式进行了智慧教学建设。形成了在线学习空间、课堂学习空间、虚拟仿真拓展空间、实践模型制作空间“四位一体”复合式课程体系。通过“疑—融—悟—行”的“四课堂”融合教学,将多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分配到线上、线下和课上、课下。利用渐进式、多层级教学活动加强学生深度学习。
2023年19期 No.656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雷云;
在培养涉农学校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感和“知农爱农”情怀的过程中,耕读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园艺专业作为涉农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整体发展水平与耕读教育模式落实情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耕读教育的开展原则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在促进园艺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与耕读教育模式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耕读教育模式的实施原则,还要建立健全园艺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中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在校园内部建立耕读教育校园文化,不断优化与完善耕读教育保障机制,从而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2023年19期 No.656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胡娟;
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逐渐发现某些不足,特别是多个“X”证书同步推进时的选择问题。与“X”证书制度有关的不同主体往往会意见不一。高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X”证书。职业院校有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积极采取应对之策,携手评价培训组织共谋解决之道,力争实现多方主体共赢。
2023年19期 No.656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高坤;李三山;杨婷婷;
酒店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酒店内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基于应用转型视角,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酒店管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针对缓解学生进入职场面临职业适应不佳、职业流动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了在校期间的“三元四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唤醒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做好获取好工作的职业准备,促进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酒店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段志红;林利芝;
《空气调节》课程是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在本校开展《空气调节》课程教学活动中探索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空气调节》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的策略,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19期 No.65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陈欣欣;
围绕《会计学》课程过程化考核模式展开分析,先简单阐述了过程性考核模式对于《会计学》课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会计学》课程过程化考核模式实际情况展开问题分析,为解决现有的过程性考核模式问题,从完善过程性考核实施模式、强化过程性考核管理指导、基于信息平台实施考核实践、落实过程性实践能力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会计学》课程优化过程性考核模式的有效策略,旨在借助过程性考核强化《会计学》课程育人实效。
2023年19期 No.656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曾飞;
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重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路径。在深入产教融合需求和职业技能大赛等理念影响下,“课赛融合”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一门基于互联网思维、顺应媒介融合发展下产生的新闻传播类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及学科发展的新要求,培养全媒体信息时代下复合型应用人才,是高校课程改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课赛融合”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从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评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2023年19期 No.656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张穗文;
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逐渐将关注点聚焦在大数据上。大数据其实就是对于数据的集合,属于信息化资产,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市场营销属于具有实用性的一门学科,在市场营销的实际过程之中,一般也要利用大数据进行最终判断,大数据可以反映市场情况,而企业也要在市场的发展变化之下转变实际营销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之中,本文主要针对技师学院内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相应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展开详细分析,以期具有相应的借鉴价值。
2023年19期 No.656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杨浩杰;
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欠缺、数学应用意识薄弱等问题,结合戴尔的金字塔理论,将“做中学”贯穿始终,课前、课中、课后分别以目标、实践、产出为导向,形成层层递进的学习闭环,实现综合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2023年19期 No.65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张杰;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教育备受社会重视,OBE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民办高校师范专业为我国教育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教育人才,这些人才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担负着培养优质学生的重要使命。本文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阐述了OBE理念融入民办高校师范专业课程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关OBE理念的课程体系构建,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师范专业人才素养,实现我国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19期 No.656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王琳婷;
本文通过南通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首届“专转本”大学生跟踪调研后,科学分析了本科期间学习及生活状况,发现了该群体学生两年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专转本”大学生群体的培养模式探讨,从而使得“专转本”学生群体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023年19期 No.656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 杨震;胡长效;
基于“双高计划”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提升专业软实力对于成功完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使命意义重大。专业软实力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主要涵盖专业特色、专业文化、管理规范、社会服务、校外资源五个层面。针对农业高职院校专业软实力建设存在理论支撑薄弱、重视程度不足、建设机制缺失、建设重心悬浮、考核评价缺位等问题,提出了专业软实力建设需要从开展专业“软实力”理论研究、健全专业软实力培育机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发力。
2023年19期 No.656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刘金梅;郭慧;徐晨郁;
现阶段,在追求经济复苏背景下,金融理所当然被寄予很高的期待。国家及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政策,帮助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纾困发展,共同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经济提升过程中,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出现“量增、面扩”的预期,尤其处在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占据较大比例的长三角,金融扶持和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式和体制等也都在不断变化,而服务和帮扶中小微企业将是金融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以上形势和需求,结合学院办学理念和持续发展宗旨,本文将在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上展开相关探讨,并借此给专业的发展和金融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19期 No.656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杜春庆;付中凤;
高校人才结构的变化,以及美术产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要求美术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美术人才的良好就业和发展。然而,在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变革中,高校遇到的一些问题,减缓了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的脚步。对此,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并从课程目标设置、教学方法、实践育人等层面,提出具体的策略,为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19期 No.656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舒欢;
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最理想的解决就业难题的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中,高职学生已然成为创业浪潮中的主力军。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创业意识等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内因(主观动机、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等)与外因(创新创业实践障碍、创业方向及领域选择等),并针对性提出建立一体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解决途径。
2023年19期 No.656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梅林;冯晓明;王军军;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家庭、企业、院校、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绩效棱柱模型中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贡献、战略、流程和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相关利益共同体把需求和贡献相结合,从系统组织的战略层面多方协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2023年19期 No.656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耿涛;李松;卢春莲;刘雨平;张潇;
为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量,专业型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如何开展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及如何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如何改革完善研究生的培养,以及革新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面向工程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023年19期 No.656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