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方山;赵祥;朱慧森;毛培胜;秦立刚;
根据一流专业建设对课程教学的要求,针对《草地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草地学》课程内容体系,融入《草地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开创“3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内容的紧凑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互动教学体系,并建立了“线上线下考核并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学习满意度和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推动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草地学》课程建设。
2023年17期 No.65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 卢颖;
跨校修读学分是高校间共享教学资源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在分析管理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跨校修读学分背景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跨校修读学分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孙佩娟;
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引入“微学分”制,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自由组合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类通识课程而言,通过“微学分”实现“微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通识内容对不同专业的支撑作用,也可以改变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内容抽象、非专业学生兴趣度不高的现状。
2023年17期 No.65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沈珺;李静娴;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将高等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改进指导方案作为依据,针对《网店运营与推广》课程开展研究,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下课程诊改基础,两链打造,“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系统实施,对于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针对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性的分析,提出诊改措施,分析改进成效,旨在多维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023年17期 No.65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王向颖;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也成为当代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的管理学课程建设也随之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在该模式下,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学对策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将针对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2023年17期 No.65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靳晓飞;
《Web前端开发》课程要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由于《Web前端开发》课程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不利学生系统学习课程,因此要先确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要达到最终的能力目标,秉持OBE教学理念的指导分析目前岗位对人才需求,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所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教学的反向设计,先设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采用OBE教学理念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的课程体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案例,设置规范的课程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年17期 No.65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康莉;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极为关键,是推进高校舞蹈教学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高校舞蹈教学加强音乐舞蹈融合的意义入手,通过融合实现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升学校舞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但由于高校舞蹈教学在学生主体性、教学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存在短板。对此,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训练方式和教学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2023年17期 No.65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李波;
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应用,完善教学指导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深度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本文从大数据背景入手,对金融专业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措施进行了深度探究,旨在构建更系统完善的金融专业教学体系,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高效化的锻炼。
2023年17期 No.65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刘芮;李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此需求推动下,各大高校也开始扩大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种教育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果高校只扩大招生规模,但却并未针对学生数量的增加来调整相应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当前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缺乏相应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很难胜任财务会计岗位的工作。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各大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就业导向来给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2023年17期 No.65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王晓军;王衍凤;张建玉;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与岗位技能距离较远等特点,为提升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开展“三教”改革在高职工科类专业基础课领域的研究,以“教书育人”为基本原则,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效果”为目标,以“三教”改革为研究内容。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对“三教”改革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施具有实效意义。
2023年17期 No.65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 王微微;王小爱;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就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内容,同时要积极运用本地政府和社会资源,依托特色化的专业建设成果,与当地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汪岩;
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行业与新型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职业教育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使职业教育进入数字化时代。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及面临现状,从理念、机制、模式上提出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最后阐述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数字技术+教育”的融合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变革,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陈定勇;
教学现代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需抓住教育发展的机遇,借助互联网来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落实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重任。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探究高校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以期促进高校教育模式高质量创新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曹小林;周凤玺;侯彦东;王立宪;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实施了线上教学。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笔者所在的土力学教学团队以《土力学》为例,对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方法。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两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具体改进土力学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案。教学团队成员通过“教学实践—改进—再实践”发现,提出的方案有效改善了《土力学》线上教学的质量。
2023年17期 No.654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陈璇;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数字素养的数字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中存在着培育基础失衡、培育内容滞后、培育模式单一、数字伦理失范等一系列问题,需从均衡发展、供需精准匹配、协同高效共育、重塑数字伦理四个方面来优化培养过程,提升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2023年17期 No.65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何星星;黄国栋;
本文通过对收益式教学过程改革机制的研究,期望提升学生的总收益。通过问卷掌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学生主要预期收益和付出的对应成本,建立收益式教学的模型,以指导收益式教学过程改革应该如何做,提出了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立收益式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专业交叉学习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教改制度保障等方法,从而实现收益式教学过程改革的目的,提高学生在校以及未来职场的收益。
2023年17期 No.65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黄欣卉;
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的推进,针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和发展支撑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作为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做好顶层导向设计,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意识,深化社会服务内涵;加强企业沟通合作,建设和谐营商环境,从而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助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姜鸣凤;薛德枢;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东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入手,从实习实践、招聘环节、择业时机、就业意愿、供需错位等方面深入剖析就业难的根源所在,指出高校作为市场人才的“提供者”和毕业生就业的“服务者”,自学生进校之初就将企业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标准,应多措施、多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毕业生就业机会。
2023年17期 No.65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强华;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学成为趋势。本文针对在线学习质量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通过采集学生在线学习的音视频数据,结合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听课专注度;提出以知识掌握、课堂互动和听课专注度为依据的在线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建立知、互、专“三维一体”的评价机制,完成在线课堂学情的实时分析与干预,实现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的评价。
2023年17期 No.65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王世凤;陈双;董春盈;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前期网课阶段,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院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掌握网课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后期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数据支撑。
2023年17期 No.654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袁荃;任雪莹;
“1+X”证书制度的提出是应用型高校优化发展路径的关键,实行“1+X”证书制度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职业教育建设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行“1+X”证书制度,是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建设。文章阐述“1+X”证书制度的意义,对现在应用型高校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学分银行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并以此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2023年17期 No.654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李宇洁;黄莹;安梅;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线上教学,对线下教学起到良好的补充与辅助作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常态。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当不便开展线下教学时,则可以实施线上教学。当条件具备时,则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课堂的多元化与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当然,混合式课程要充分发挥出育人的积极作用,就需要结合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做好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工作,使得专业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引导性作用更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23年17期 No.654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吴坤华;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给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专业转型是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实现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实现学院教学与企业生产顺利过渡,以及考核制度相互统一是专业建设顺利发展的前提。在此以专业转型建设为基础,探讨专业课程建设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对接关系,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以及如何构建课程考核体系与企业考核体系之间的相互统一。
2023年17期 No.65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杜学文;
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教学场域、教学惯习、教学心理发生了改变。本文以个人体验的视角和经历,提出教师要改变教学设计,实施变教为学;通过雨课堂平台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结合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管理,可实现教师教学质量的可视化有效管控,助力学生学习活动的泛在式真实参与,达成高质量学习。
2023年17期 No.65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邓京勉;
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大规模在线教育培训成为主流,特别是在国际培训领域,线上培训因其成本低、受众面广而逐渐成为主要培训方式。本文以交互影响理论为基础,结合远程国际培训特点,提出对气象教育国际培训在线教学设计发展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023年17期 No.65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 王勇龙;
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当今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临的重要教研教改课题。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剖析,通过对BIM模型的创建和施工应用,将BIM技术融入了毕业设计各教学环节。
2023年17期 No.65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王莹莹;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学用分离”的弊端,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师可以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本文以《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第七单元为例,以产出导向法的三个阶段——驱动、促成、评价创设不同的可行性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的驱动,提升其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率。
2023年17期 No.65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崔阳;
为提高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贯彻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精神,满足社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为例,深入挖掘,通过对“双高”进行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五个方面,探究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构想,探索了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本科层次专业建设,以期为下一步开展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本科层次教育提供参考,为相关院校专业提供参考。
2023年17期 No.65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 刘叶;孙雪华;
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六大模块充分激发学习潜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重在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BOPPPS教学模式的理念契合。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特点,将其运用于《社会劳动关系》课程中来,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023年17期 No.65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 曹婷;陈华敏;曹原;李壮辉;刘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考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教学成效,是高校教育改革稳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改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混合式教学能促进学生学习深度不断增加。本文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教学改革过程。
2023年17期 No.65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 尚昭;
《高等数学》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课程内容,相比初等数学更加复杂,学习难度比较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等要求非常高。若是教师依然选择传统教学方式开展工作,则极易致使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程内容,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而雨课堂的衍生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就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所以,基于雨课堂开展《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17期 No.65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甘文婷;
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常态,而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变化。本研究着眼于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创新性的混合式应用,为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方案。
2023年17期 No.65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冯晓莉;董娅丽;
随着当代外语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优化程度不断加强,在“数字化+教育”领域,本文就如何解决高职英语教师在提升数字化素养,扩展延伸教学内容、增加教与学互动方式、改变评价教学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历,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优化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促使英语教学领域师生数字化素养高质量发展。
2023年17期 No.65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 丁晓东;吴奕;赵峰松;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产业学院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并基于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2023年17期 No.65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徐聪;
当前,国际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培养能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愈显重要。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理论性的知识能力,同时对学生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力要求更强。本文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进行了“一课双师”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在混合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双师”模式实现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2023年17期 No.65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程方;
目前,越来越多的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而对于此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时,应结合各专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场景来开展相应的教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17期 No.654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周昕冉;
以艺术设计教学为切入点,依托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非遗元素,聘请非遗匠人与传承者进课堂并结合经验型教师组建团队,在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下,将地方非遗元素与艺术设计教学有效结合,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将地方非遗元素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化转化,让艺术品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以此,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能够为其提供就业创业的平台;既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能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人力支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创新意义。
2023年17期 No.65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杨萌玮;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仍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各个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联系逐步紧密。本文简单阐述了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探讨了二者融合的教学改革总体方案,分析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及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创新的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
2023年17期 No.65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史玉;任海霞;
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产生情绪波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环境条件反射与师生交流互动的心理体验就形成了课堂情绪波动。科学合理的教室内部环境设计,能够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效发挥与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全要素的有效掌控,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关注学生的不良情绪变化,做出积极应对措施。
2023年17期 No.654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李蕾;孟玲玲;黄彦龙;娄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建议,这将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于推动高校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3年17期 No.654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蔡扬亚;
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青年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产生要素,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改革、营造轻松的心理健康文化环境、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实践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养、推进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个方面,提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新时代培育优秀人才。
2023年17期 No.654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陈洁琼;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面对激烈、复杂的社会竞争,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成为高职学生面临的新挑战,而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本文首先总结了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然后分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最后基于心理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对策分析,旨在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摆脱心理困惑,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为学生毕业就业保驾护航。
2023年17期 No.654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 韩玉珠;肖慧英;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们步入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要想被社会所容纳和接受,高等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毕业之后可以快速融入社会,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有效的一种方法与策略,先要明确提高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能够正确解读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合大学生们的实际,积极探索提升社会适应性的具体路径,使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积极压力应对策略,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
2023年17期 No.654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林燕;王晓丹;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并且能够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此,本文以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分析如何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023年17期 No.654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 侯雨薇;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某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调查,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成因,提出了艺术类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有效探索。
2023年17期 No.65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 魏双双;
由于学生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难以缓解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压力,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艺术教育帮助学生缓解消极情绪,使其形成坚强,积极的心理。本文从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入手,提出利用高校艺术教育健全学生人格的具体实践策略。
2023年17期 No.65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