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悦;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课程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对《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和总结。通过优化教材、课时、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使《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得以改善,教学效果明显。
2023年11期 No.64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耿潘潘;张勇昌;
为更好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落实国家“双高计划”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变革与创新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探索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赋能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途径。
2023年11期 No.64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贾鑫;
大数据时代,会计的基础核算工作逐渐被信息化、智能化取代。数据云存储、业财融合、强化数据分析等趋势推动着财务人员转型,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必将是新时代经济发展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本文对大数据在会计中应用及其对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的影响分析,对比传统会计教学与大数据会计教学差异,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在大数据时代的改革内容。
2023年11期 No.64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刘欢;
本文主要以翻转课堂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教改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在市场营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习思维、开展翻转课堂,培养自主学习、做好课堂分享,促进知识内化、优化课后总结,提升学习反思和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023年11期 No.64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唐荣芳;
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背景,剖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思路与方法,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背景下的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培养满足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2023年11期 No.64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周菁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也在不断增加对信息安全管理员的需求,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人才培养重任。但从如今的职业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对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认知不足,继而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手段,很多高校都会将其纳入教学中,将比赛和教学灵活结合,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建构,推动教改工作的深层次开展。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并在竞赛中查缺补漏,强化职业素养。因此,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教师需积极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课程教改工作,对现有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大赛,将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2023年11期 No.64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刘哲;
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技术性、职业性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日益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及目标。高职院校中的语文学科是基础的文化科目,在为学生奠定良好文学素养的同时,也应当兼顾其职业性。教师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语文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发展相结合进行教学,从教育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内容以及评价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改革,以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职业能力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概述了高职语文教学培养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结合问题提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2023年11期 No.64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孟鹏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管理学与工程学的学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基于该学科的学科特征,这门学科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学科。该学科是通过理论结合与相关知识的充分融合,在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很强的拓展性与综合性,并且因为其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特点,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示范性,从而能够与其他管理学科有效区分开来。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需要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优化学科资源,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加强管理研究,促进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的学科创新,推动中国管理学与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11期 No.64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 滕延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国职业院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自此“1+X”认证体系开始全面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毕业生在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时候,应积极取得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各财经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在会计专业中增设各种职业培训课程,开设各种课证融通课程,保证学生充分取得各种“X”证书,以求实现会计专业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论文着重在阐述了当前的“1+X”背景下,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智能财税职业等级证书制度为例,对“1+X”认证体制下高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水平提供帮助。
2023年11期 No.64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田雪婷;
目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多学生存在“舞台上不了、讲台上不好”的问题。本文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学生能力的实际,构思设计了《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案,并提出钢琴课程改革创新的路径和实施策略。旨在能更好地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促进钢琴课程教学成效,达到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
2023年11期 No.64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李馨;李梦梦;
装配式建筑在当前建筑业应用范围较广,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结合新工科理念,将装配式建筑融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优化改进传统课程体系,为未来学院开设新工科专业、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2023年11期 No.64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周芳华;
按时足额纳税是每一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作为未来财税工作人员,财会专业的学生掌握纳税申报技能,是将来快速融入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税务实训课程培养目标之一。但由于实训课时不够,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又削弱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高校纳税实训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基于税友公司的税务实训平台,通过业财融合、分工合作、统一协调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以期培养学生业财融合意识和工作方式,增强财税实践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
2023年11期 No.64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 陈文娟;
本成果主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痛点,结合OBE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一中心、两需求、三规划、四融合”的O2O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自身学习需求和社会岗位能力需求,规划O2O混合教学,规划优化整合知识点,规划设计O2O教学结构,实施线上与线下融合、虚实融合、德育与智育融合以及终结性与过程化考核融合四项融合策略。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激发其探索和构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更好地改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提供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董兴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网络教学更是发挥了它的优势,使得日常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各自的优缺点。并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两种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行了阐述。
2023年11期 No.64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李凌洋;康春祥;张芳源;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路径,以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作为共同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2012-2022年北大核心论文进行归纳研究,总结出以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热点,并进一步分类总结。研究结果显示,已有成果基本按照“内涵分析—机制建设—发展瓶颈—路径优化”这一思路进行研究,并指出校企双方共赢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年11期 No.64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孙建峰;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推动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用好高校课堂这个渠道,使所有专业和课程都能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构建全课程、全体系的育人新格局。本文首先分析新时代高校教学体系的内涵结构,之后总结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以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提供支撑。
2023年11期 No.648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万建国;孔新舟;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继“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后,联合推出的重大制度设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巨大机遇。与以往质量提升项目相比,“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具有整体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路径依赖、目标侵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任务的高质量推进。高职院校应循因施策,实施“三化”管理,统筹“双高计划”建设;解构任务,清晰目标达成路线;创新机制,提升建设效率效能,确保“双高计划”任务规范推进、按时推进、有效推进,让“双高计划”成为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支点,践行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2023年11期 No.64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熊新国;马青松;赵毅飞;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对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做了充分的调研,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原理、工人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养成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对比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现状,总结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强调了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023年11期 No.64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4K] - 张国华;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成效不理想等问题。近年来,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关注。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覆盖课堂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多场合、多情景、多阶段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路径,对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023年11期 No.64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张萍;
在《深化新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背景下对学业考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对现有改革的政策执行、推导和实施方法内容以及政策法规进行调查和理论综述分析。以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结果研究为切入点和主线索,通过探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分析再总结提炼,最终形成科学理论结构模型,并解构分析学生学习内驱行为提升因素的研究价值。
2023年11期 No.64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周有娣;
教学质量是高职办学的生命线,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目标。本文通过就业质量来研究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借鉴,为当下高职院校和行政部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李瑞;
在政策网络理论视角下,通过对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执行困境进行分析并发现,家庭教育政策社群内部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府际网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不足;生产者网络中学校难以满足家长需求;专业建设智库薄弱;议题网络缺少话语权且结构松散等。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调节和平衡各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家庭教育政策落到实处,包括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明确政府角色定位,落实政府的促进职责、提高议题网络的关注度与政策的公众参与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提供特殊家庭教育支持,促进家长学校规范发展。
2023年11期 No.64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钱成;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招生宣传方式得到了精准化的改进,它能够告别传统招生方式的盲目性和海投命中率低的问题,对于学生匹配报考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根据传统招生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现状分析和弊端梳理,找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招生宣传方式革新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三种有效的大数据招生策略。目的在于帮助高校学生集中精力、集中优势技术条件进行匹配化生源聚集,提高招生效率,扩大宣传范围,对于高校和考生双方都形成有利的报考局面。
2023年11期 No.64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陈潇娴;
通识类网络选修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网络媒介参与下的课程资源整合、内容价值定位、学生选课和课程运行管理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实用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交相辉映的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兼顾内在价值引导与外在需求牵引的选课指导、长效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课程管理模式等课程建设优化路径。
2023年11期 No.64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黄娜群;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影响,也给教师提供了新的应用。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是高校面临的其中一个困境。本文探讨了高校房地产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与大数据的联系。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以及课程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具有大数据专业技能和房地产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2023年11期 No.64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荆瑞红;陶泽荣;
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耦合,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学分银行实行过程中要打破不同利益主体的隔阂,建立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学分互换。结合机电系统工程师的认证,论证如何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互换。
2023年11期 No.64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刘倩;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为了满足学生实习与工作中职业岗位的需求,课题组在制定药学专业《GSP实务》课程标准时,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融入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有关文件确定课程性质,制定课程设计思路,明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旨在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GSP实务》课程标准。
2023年11期 No.64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侯莹莹;李佳;白雪莲;毕长春;明亮;
在“互联网+”时代,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以《组织行为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量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实际等情况下,探索实践“基于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2023年11期 No.64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赵传尊;焦安源;张景航;陈非;闫子晗;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线上信息化平台与线下教学资源整合而建立的新型开放式的教学课程模式。其中,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组建模式,从而适应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以机械专业方向《材料力学》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虚拟教学团队建设,通过跨校合作、校企合作、跨学科合作模式,形成模块化教学系统,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科教融合,建立混合式教学评估机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虚拟教学团队在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2023年11期 No.64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 吴婷;李忠武;高婧婧;杨桥艳;胡俊山;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证券投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加大,传统的证券投资课程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高校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主阵地,是产教融合政策实施的关键落实点。在此背景下,为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证券投资的应用型人才,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进行教育创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与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基于模拟股票教学环境,仿真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证券投资技能,也能在课堂上树立起正确的证券投资理念,这使得证券投资课程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3年11期 No.64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 闫强;
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与当前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高质量推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面临的问题。能源转型是中国能否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这给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本文以应用型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际专业建设为例,对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专业建设的建议,希望能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李雪;赵倩;赵佳;
实验室作为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主要基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室服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加强实验室创新建造、提升实验活动开展质量、促进科研产出成为院校新的任务和发展目标。为实现实验室高质量建设,本文立足于产教融合背景,分析院校实验室建设现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措施,并提出优化实验室建设的策略,以期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全面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2023年11期 No.648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龙小芳;
语文作为人文素养基础课程,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工科类专业,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夯实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拓宽实践路径,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2023年11期 No.64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唐令;金必煌;
安徽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融入安徽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传承安徽地域文化。本文从开发课程资源、编写学习资料、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方面提出安徽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张翌曼;芦琴;党悦悦;
《安全学原理》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致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严谨的逻辑分析方法有很大困难。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将知识分类并设定教学主线,采用“5W2H”法则应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帮助学生有条理地了解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应用安全科学原理,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方法。
2023年11期 No.64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 戴勤;
为深入探究高职机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以期能够提高高职机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从构建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建设融合型专业教师团队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提升高职机电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性。
2023年11期 No.648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管亚威;李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为高等院校的关键内容,也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和了解,并从教学内容、教学规划、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从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基本原则、现状以及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2023年11期 No.648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黄璟;张奕;
当前我国全面步入了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这为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转型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确保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概念出发,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影响,探寻了当前阶段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创业就业教育转型的实践措施,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黄彦波;孙丽娟;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校人才高质量培养的重要手段与举措。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主客观因素叠加影响,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积极探索开拓以产教融合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效能,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间在深层次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与互利共赢,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突破。
2023年11期 No.64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旷庆祥;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这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较多,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人才,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此让更多的研究者对“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11期 No.648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王婷;
高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但很多学生都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导致其在就业时十分迷茫。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高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规划教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部分语文教师缺乏职业规划教育渗透意识,未将职业规划教育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导致职业规划教育缺乏实效性。为此,需要积极挖掘语文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并加强基础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2023年11期 No.64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 廖继东;汤晓乐;
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影响着国民素质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利用“1+X”证书制度与中职教育结合,探索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023年11期 No.648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孙岩;崔文;魏丹;
本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和行业职业发展为导向,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具有建筑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具体内容。
2023年11期 No.64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杨欢;严聪;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实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呈现供不应求的发展趋势。而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理应肩负起为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实用型人才这一重任。在高职普通话课程教学环节深度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助力高职学生早日成为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在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环节,引入人文素质培养理念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2023年11期 No.648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